春天的味道:糯叽叽的艾草青团
如果要选一种美食代表春天,那一定是青团。它外披春绿,新鲜的馅料外裹着香甜的糯米面皮,咬一口,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
青团曾是江南的特色小吃,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人们通过献上青团等祭品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先的敬意。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但现在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更多的是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唐代白居易写诗赞叹青团:“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一抹油绿其色如玉,碧青葱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绵糯,里面包裹绵密细腻的清甜红豆沙、芋泥、奶油或是咸蛋黄肉松等,更是点睛之笔。一口惊艳,尝过那颗艾草香,春天便真正融化进心里。
青团的绿,来自于新鲜的艾草,它是制作青团的重要材料。初春时节,春雨过后,花园里、草地上、大树下、池塘边到处是青嫩翠绿的艾草。
其制作工艺如下:先将采摘来的新鲜艾草放入清水反复浸泡清洗,然后捞出放入锅里,放上点小苏打,大火煮5分钟左右捞出放入容器里,用手拧干艾草的水分,放入破壁机或者研磨机打成泥,倒入干净的器皿里;同时放入糯米粉和面粉,用力揉面,揉到面团看不到白色的面粉就好了,然后醒发一下,再揉到面皮光滑。
馅料可以根据个人喜欢包各种口味的,可以是蛋黄肉松,黑芝麻花生、红豆沙、奶油等。用手把分好的面团压平,像做饺子皮一样把面团捏成一张圆形的面皮,不要太薄,然后放上馅料包成圆形就成了。蒸笼上铺一层吸油纸,锅里倒入适量水,等水开始沸腾后,再把蒸笼放上去盖上锅盖蒸10-15分钟即可,之后关火焖3分钟就可以出锅啦!
出锅后趁热在青团上涂抹一层薄薄的食用油,避免冷却后青团皮变硬、干裂,抹油也不容易粘住。青团放凉后口感Q弹,软糯香甜,吃不完的要用保鲜膜包住,这样常温可以放3天左右,隔天撕开来吃还是很Q很有嚼劲。
青团的颜色和形状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如青色象征春天和生机勃勃;圆形则象征团圆和完整,表达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青团不仅是清明节的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时至今日,青团已不再是江浙沪的专属!在云南,每到春天,人们也会就地取材亲手做青团了。如果说有一种食物为春天而生,每一口都是山野之色,带着清新绵软的甜意,缠绕舌尖,久散不去,那-定是青团了。一颗青团,藏味春天。没有青团的春天,是不完美的春天,食过青团,才知春味。绿油油的青团,满载着春天的祝福和味蕾的欢愉,一口咬下,仿佛拥有了整个季节的美好。
又是一年春好处,春天是远道而来的浪漫,和春天约会吧,带上亲手做的糯叽叽的青团,郊游,踏青,赏花,约会,都可以!
图片提供:张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