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黄坡社区香蕈菌种植前景好

发布日期:2024-04-11 浏览: 作者:王晓萍 来源:腾越街道 打印正文

近日,走进腾冲市腾越街道黄坡社区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朵朵淡黄色的香蕈密密匝匝的布满菌棒,工人们忙将大棚里新鲜采摘的香蕈筛选、分拣、装篮,准备成批次的将菌子送到离种植基地2公里以外的冻库致冷(将采摘的菌子降温,方便运输销售)。

据介绍,这批次香蕈菌棒是202310月初培育的,大概6个月能长出菌子采收,本批次香蕈可以采收到9月份,日均产量在300400斤之间。刚采摘的香蕈批发价每市斤12元左右,零售价格每市斤贵23元,一年香蕈采摘毛收入约有600万元。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张定逵一边查看工人分拣的香蕈,一边向记者介绍。

食用菌种植基地占地约20亩,9个大棚种植满棚人工香蕈。人工大棚内,雾气氤氲,正对香蕈进行智能化浇水。张定逵介绍,香蕈种植极其讲究,菌棒需经过120℃的高温消毒,再将提取的优质香蕈菌种接种到菌棒。4℃—28℃的温度、8090%的湿度,通过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将大棚内的小气候无限接近山林间的大气候。待到菌子收成,每天能保证菌子稳定产出。

近年来,腾越街道当地群众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香蕈、赤松茸等特色富民产业,打造食用菌发展“产、供、销”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我们致力于打造香蕈菌种植培育、采收、批发一条产业链,目前,本地市场上90%的人工香蕈来自种植基地,此外,部分还销往昆明、成都,甚至远销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张定逵介绍道。

黄坡社区位于腾越街道南部偏东,平均海拔1667m,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78.7mm,适合发展农业种植。该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家贤介绍,“近年来,黄坡社区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种植万寿菊、工业辣椒;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生姜、鱼腥草、苤菜、百合等特色农业种植;并引进种植大户发展规模化产业种植,有效带动地方经济。”

在香蕈菌种植基地,村民孙艳芳正在分拣新鲜采摘的香蕈。“每年能有一半的时间到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00元。”孙艳芳开心地说。像孙艳芳一样,在种植基地的务工人员不在少数,多为40岁至50岁的黄坡本地人。目前,基地内每年提供30人至40人务工就业岗位,种植、采收期间,每年大约可以带动务工增收120万元,为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提供了稳定的就业保障。

据了解,张定逵到黄坡社区发展食用菌种植已有3个年头。3年来,除发展无土人工香蕈种植外,还探索出“土赤松茸、灰虎掌”等菌种种植,基地每年产值近900万元。同时,黄坡社区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将社区生态环境优势变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在增加土地附加值增收的基础上,有效解决社区中老年闲置劳动力再就业,促进富民强村。

图片提供:张秋瑾 张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