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96-4-/2022-0912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新华乡
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 发布日期 2022-09-12 14:14:0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新华乡谱写“拥军优属”篇章,筑牢强军兴军根基

腾冲市新华乡谱写“拥军优属”篇章,筑牢强军兴军根基

 

您们想儿子吗?”“肯定想呢,他去当兵12年了,我们一直都牵挂着他,但他能参军报国、扎根军营、保家卫国,我们感到很自豪,也很支持。杨明选大爹坚定地说道。当我们到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中走访时,杨大爹把儿子在部队荣获的荣誉证书拿给我们看时,心里充满想念的同时,脸上也挂满了笑容,更是感慨万千,因为这些证书勾起了他的回忆。

杨明选大爹1982年秋季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通讯兵。当时因家里的成分是地主,生活也比较艰苦,他便在大队上报名参军,那时入伍当兵很不容易,他十分珍惜当兵的时光,入伍后,曾参加过老山防御作战,提起那段峥嵘岁月,他眼角带泪,脸上却挂着微笑,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兵时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和令人动容故事,那是一段永远无法忘怀的美好岁月。退伍不褪色,在杨大爹的熏陶下,儿子也跟随着父亲的步伐走入军营,保家卫国。杨朝汝2010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当兵,入伍后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安排,积极进取、团结奋斗,在工作中成绩突出,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并多次荣立三等功。

走进杨明超家,大门口悬挂着的光荣牌格外耀眼,他很是珍惜这块牌子,那是一段美好时光的象征,是一家三代人四个兵的荣誉记录,保家卫国、脉脉相传。

1949年出生的杨明超大爹,家里有兄妹6人,作为老大的他怀着满腔的热情于196812月参军入伍,或许是建国当年出生的他对军营充满了期待,服役三年,他参加过多次特别行动,给我们讲了那段特殊的记忆。他回忆到,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派性斗争冲突,他们曾组织去化解矛盾,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那是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难忘岁月。197012月,亲弟弟杨明钦应征入伍;199412月大儿子杨朝胜参军;2021年孙子杨洪辉也参军入伍。祖孙三代,在不同的时期参军入伍,保家卫国、贡献青春力量。退伍后,他们依然用军人的纪律作风自生自励,始终保持和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砥砺前行。不管是参军报国的延续,还是退伍不褪色,热心家乡事业的传承,他们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军人的品质影响和带动着周边人,促进大家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中。

记得今年,我们为现役军人送喜报时,去到新山杨绍祥家,两个儿子分别荣获三等功和优秀士兵,妻子十分激动地说: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自己残疾,家境非常困难,党和政府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两个儿子能为国家、部队做出努力和奉献我感到很自豪。也正是家人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让当兵的他们能在军营里安心服役,切实为国家贡献力量。

退伍后的他们,身份一直在变,但他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执着信念不变,热心家乡事业,在乡村建设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始终铭记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始终以军人的姿态战斗在农村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行动谱写使命与担当。

在腾冲市新华乡,有三代人四个兵、父子兵、兄弟兵,在一代代的传承下,形成了浓厚的参军拥军氛围,助燃征兵热潮。同时,新华乡全面传承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对重病重残和行动不便的老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宣传政策法律,今年,慰问退役军人69人,发放慰问金13800元;给予家庭困难军人临时救助、医疗救助1万余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退役军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深入开展八一建军节活动10余次,积极听取退役军人的意见建议,发挥他们的作用与力量,共谋家乡发展。及时按要求建立了退役军人一户一档,还为部分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不断规范档案材料,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切实保障退役军人权益。

下一步,新华乡将坚持标准,强化措施,开拓创新,切实抓好双拥工作。认真做好军人军属抚恤优待、退役军人培训管理等工作,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深情,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军尚武情怀,努力推动我乡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