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78-8/20250724-00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腾越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 发布日期 2025-07-24 10:33:3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越街道:聚焦“一小”服务需求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腾冲市腾越街道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中的“一小”群体,依托幸福学堂、职工之家爱心托育及“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为辖区中小学儿童提供作业辅导、课外综合课程讲授服务,将关爱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童”心聚民心、以服务促治理的新路径。

精准对接需求,筑牢服务根基

腾越街道地处腾冲市中心城区,21个村(社区)中,城市社区9个,农村社区12个,人口基数大,学龄人口占比大,存在不少“双职工”家庭、“双务工”家庭或是“老人带娃”家庭。长期以来,辖区内双职工家庭、务工家庭普遍面临子女放学、放假后无人看管、作业辅导难等问题,部分家庭因监护缺失导致儿童安全、学习成长等问题凸显,成为影响家庭幸福和民生和谐的潜在因素。

“我们夫妻都在超市上班,下班时间总比孩子放学晚,以前每天都得拜托邻居帮忙接孩子,作业更是顾不上辅导,真是愁坏了。”文星社区居民张大姐的话道出了不少双职工家长的心声。

针对这一痛点,街道整合资源,在腾冲市总工会关心支持下,腾越街道机关基层工会组织开展2025年“会暖春芽”暑期爱心托管班,为职工解决子女托管难题。同时,依托天成社区、文星社区、上绮罗社区现有的3个“幸福学堂”为辖区内学龄儿童提供托育服务;各村(社区)积极吸纳在校返乡大学生组建“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志愿服务队,课程设置涵盖作业辅导、安全科普、传统文化、研学实践等7大类,精准对接需求,形成“托育+辅导”的闭环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街道搭建“三位一体”服务平台。利用职工之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场地,划分学习区、活动区、休息区,配备图书、文具、益智玩具等物资,为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空间,做好空间保障。队伍支撑上,“会暖春芽”爱心托管班、各幸福学堂配备专业师资,其余则通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保障施教质量。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机制,明确服务时间、内容和标准,提前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志愿者的辅导能力和责任意识。2025年招募17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服务超1000人次。制度保障上,街道通过签订托管协议,明确家长、志愿者、街道三方责任,建立安全巡查、信息反馈等机制,确保服务规范有序。

“我们提前接受了儿童心理辅导、应急处理等培训,不仅要帮孩子们辅导作业,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安全和情绪。”玉璧村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番仰喻一边整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一边说,“前期做了很多规划,就想让孩子们能参与不同的活动,得到更多的成长,看到大家积极配合我们,还会把学到的安全知识讲给家长听,特别有成就感。”

除基础看护和作业辅导之外,街道结合重要节点开展主题活动,如假期安全知识讲授、传统文化体验、法制教育宣讲、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歌曲演唱、绘画手工体验等课程,从基础看护升级为“照护+教育+发展”,帮助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依托孩子们在托管班中学到的安全知识、法律常识、共治意识带动家庭参与社区治理,形成“社区关心儿童、儿童影响家庭、家庭参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我家孩子在托管班学了消防知识,回家非要拉着我检查家里的插线板,还说社区要搞环境整治,让我别乱堆东西。”上绮罗社区的王大哥笑着说,“现在我们全家都更关注社区的事了。”

凝聚治理合力,彰显服务成效

通过聚焦“一小”服务,腾越街道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3家幸福学堂提供“五点半课堂+寒暑假托管”灵活服务,建立分级收费机制:普通儿童按成本收费,留守儿童减免费用,困境儿童全免费。“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则是全免费开展,大大降低了群众托管成本。学龄儿童在托管过程中完成基础学业,直接或间接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方面,家长能够安心工作,群众满意度提升;另一方面,志愿者队伍的付出赢得广泛赞誉,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公益,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服务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腾越街道通过工会托育帮扶、社区免费场地、专业队伍介入、志愿者补充力量做好“一小”托育工作,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下一步,腾越街道将持续优化“一小”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完善资源整合机制,让关爱服务更精准、更贴心,以“微服务”撬动“大治理”,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