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78-8/20250715-00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腾越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5-07-15 16:20:21 |
文号 | 浏览量 |
下勐连
7月14日,腾冲市腾越街道下勐连村门前人头攒动,5名身着红色志愿服的志愿者集结完毕,“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保山市第三届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周活动在下勐连村正式拉开序幕。志愿者们带着热情与期待,为乡村孩子们送来充实而温暖关怀。
第一天志愿者们的任务很明确:上午帮孩子们辅导作业,下午给他们科普一些实用的知识,带他们玩点小游戏,气氛轻松为主。
上午:初见与破冰,播撒温暖种子
早上九点,几个孩子背着书包来到村委会报到,大多是小学一二到五六年级的学生。我们简单分了工:两人带低年级,重点看拼音、算术题;三人负责高年级,处理语文阅读理解和数学应用题。
一开始有点小混乱,低年级的孩子总互相借橡皮借铅笔,吵吵的静不下来,高年级的几个孩子则闷头做题不说话,就是没人跟我们几个志愿者说话。慢慢熟了之后,问题就多了起来:“这个词怎么拼?”“这道题的单位要不要加?”我们挨个蹲在桌边讲,遇到共性问题就喊大家围过来一起说。比如三年级的几个孩子总把“的、得、地”用混,我们举了几个例子,“跑得快”“红色的花”,讲完让他们自己造句,错了再改,慢慢就顺过来了,气氛也越来越好了。
下午:闲聊和愉快的游戏环节
午后孩子们来得更齐了,活动室里吵吵嚷嚷的。我们没准备复杂内容,就想跟他们聊聊课本外的东西。学地理的小董先开讲,拿着张简易地图,指给他们看咱们县在哪儿,隔壁县有什么特产,比如哪个县的苹果特别甜,哪里的水稻好吃,孩子们听得挺认真,还插嘴问“北京离我们多远”“能坐火车去吗”?大家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最后一个小时,我们带孩子们一起制作了沙包,用布包着玉米,孩子们还调皮的放了小石子进去,然后我们一针一线的把沙包缝起来,准备明天天气好了,大家一起玩扔沙包的小游戏。
傍晚:简单道别,约定明天
下午五点半,孩子们收拾好书包,跟我们摆摆手说“明天见”。收拾活动室的时候,我们五个聊了聊第一天的情况:低年级需要多盯着写字姿势,高年级可以准备点趣味题,下午的知识分享可以再找些本地相关的内容。没什么特别感人的场面,但看着孩子们把作业弄懂时那股高兴劲儿,觉得这一天挺实在的。
夜幕降临,服务点的灯光渐次熄灭,但志愿者与孩子们心中的火苗已被点燃。明天,这场“情倾故乡”的温暖接力,还将继续。
上勐连村
腾冲市腾越街道上勐连村暑假“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第三届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于7月14日在上勐连村开展。本次活动共有5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分别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涵盖了多个专业领域。活动以“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为主题,一方面,旨在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激励青年群体为故乡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另一方面,致力于为村里的孩子们搭建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通过陪伴与关爱拓宽他们的视野,点亮他们的未来梦想,同时也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回报家乡的实践机会。
志愿者们针对村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精心设计并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志愿课程分为四节:10点到10点40分是作业辅导课,志愿者们帮助小朋友们进行学校假期作业辅导。孩子们坐在在社区图书馆长桌上边思考边落笔,铅笔尖摩擦纸页的声音沙沙作响;三年级的小男孩把橡皮擦蹭得发亮,每改一次错误都扭头向志愿者确认眼神;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嘴唇无声翕动,正在默读志愿者用荧光笔划出的重点,孩子们认真的样子是对志愿者们服务的最大肯定。11点到11点40分是绘画小课堂,每个孩子都拿着画笔尽情发挥想象,鲜艳的色彩是他们的最爱。12点到12点40分,音乐课堂上,志愿者们教授小朋友们学习了一首正能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稚嫩的童声充满活力,小朋友们个个挺直脊背,小手还不时在空中比划着节奏。学习乐器时,虽一知半解却全情投入,每个动作都满是认真;回答问题时,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笋般高高举起,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处处洋溢着积极学习的氛围。
参与本次志愿服务活动,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接触小朋友,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今天的活动孩子们都非常的配合,他们身上的童真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志愿者杨荣界表示。
满邑社区
7月14日,腾冲市腾越街道满邑社区“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今天正式开班,这场为期5天的青春接力,正以雷锋精神为笔,在故乡的土地上书写温暖答卷。
大学生们化身为“小老师”,在社区“家门口托管”中开展志愿服务。大学生们给小朋友一步一步讲解解析数学题,“这道应用题得先找关键数”“这个生字笔顺再写一遍”。小家伙皱着的小眉头慢慢舒展开,嘴里说着:“哦!原来这么简单!”
下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色彩的乐园。画纸铺开,彩笔舞动,志愿者们手把手教着小朋友们勾勒线条、配色:“想给云朵涂什么色?粉的蓝的都行!随你喜欢!不一会儿,画纸上就有小房子、牵牛花,甚至还有胖胖的小猪......。
辅导作业是帮孩子们踏实往前走,绘画课堂是陪他们给家乡描色彩。5天的时间虽不长,可阵阵笑声、沙沙的写字声,都是孩子们悄然成长、纯真童年的美好见证。
砚湖社区
7月14日,腾冲市腾越街道砚湖社区第三届“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自7月14日至7月18日,为期5天,共招募在校大学生志愿者10人,为社区小学生开展价值观培育、安全教育、知识普及、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灵陪伴等。
在开班仪式上,活动负责人选举了班长,强调了课堂纪律。活动第一天,志愿者安排了破冰小游戏——成语接龙,孩子们积极抢答,双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熟悉,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破冰小游戏结束后,志愿者安排同学们自行写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求助。段欣然小朋友说:“我每年都来参加作业辅导,我很喜欢志愿者老师们,每天作业做完后小老师还和我们玩游戏,我明年还要来参加。”
志愿者们用耐心与智慧浇灌童心,小学生们以进步与笑容给予回馈。本次活动为忙于工作的父母提供了家门口的托管服务,实现了“传递知识、陪伴成长”的双向收获。
下绮罗社区
7月14日,腾冲市腾越街道下绮罗社区“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拾叶拼就文明卷,小手描绘强国梦”树叶拼贴主题活动,让德育浸润童心,大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活动的筹划和开展。
活动以自然树叶为创作素材,将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24字核心价值观内涵。
活动现场,在志愿者分发好树叶后,同学们通过熟记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作基础,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各样的树叶拼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将抽象理念转化为鲜活的艺术作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时而低头专注拼贴,时而热烈讨论调整布局。经过近1小时的创作,一幅幅工整美观的树叶字幅跃然纸上。在展示环节,每组代表结合拼字过程分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稚嫩的语言中满是真诚感悟。最终,12幅作品完美拼接成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次树叶拼贴活动,不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未来,下绮罗社区将继续探索更多新颖有趣的德育形式,让社会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童心,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
玉璧村
七月流火,暑意渐浓,却挡不住青春的热忱。7月14日,一群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怀揣着服务家乡的初心,走进腾冲市腾越街道玉璧村活动室,一场以陪伴与成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大手拉小手,温馨的活动室编织了一段充满童真与暖意的夏日故事。
上午8:50,志愿者们提前到达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孩子们有序签到,并逐一与家长确认参与情况。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社区工作人员特别安排“安全责任书签署”环节,向家长和孩子详细讲解参与活动的注意事项(如活动范围、紧急联系方式等),强化安全意识,为活动的顺利进行筑牢保障。
随后,志愿者根据孩子年龄(小学低段、高段)和需求进行座位编排,并开展“班级建设”活动。在志愿者引导下,各班通过自荐、投票选举产生“小班长”——有的孩子主动举手说“我想帮老师管纪律”,有的提议“大家一起选最负责的同学”。最终,选出临时小班长,孩子们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悄然萌芽,全体小朋友们还共同制定了“班规”:“上课不能将小话”“发言先举手”“互相帮助不嘲笑”“保持教室整洁”……简单却务实的规则,由孩子们用彩笔写在彩色卡纸上,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规则意识在孩子们的参与中悄然内化于心。
大家坐定在位置上,一场“击鼓传花”游戏点燃现场气氛,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随着志愿者敲击桌面的节奏,“花朵”在孩子们手中快速传递,“鼓声”停止时,拿到花的“幸运儿”需要上台表演节目——有的孩子害羞地背了首古诗,有的则做了自我介绍。孩子们在互动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收获了勇气与自信,教室里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下午3:00,进入“暑假作业辅导”环节。志愿者们针对孩子们在作业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一对一辅导。遇到数学应用题,志愿者用“分蛋糕”“买文具”等生活实例讲解;面对作文“我的暑假”,引导孩子观察社区里的花草、和小伙伴玩耍的场景;英语辅导则通过趣味对话纠正发音,用卡片游戏记忆单词。教室里,笔尖沙沙声与轻声讲解交织,孩子们在志愿者帮助下攻克作业难题,学习热情与习惯悄然养成。
当天还有一项别有趣味的活动——“我的横幅我做主”主题课。志愿者首先通过PPT讲解横幅的基本知识并展示往期优秀横幅案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随后,大家运用32张A4纸制作了一张巨大的横幅,孩子们围在桌子前,画笔勾勒太阳、花朵、小动物等图案,或是裁剪布料粘贴。志愿者穿梭其中,协助调整布局,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可以试试看把不同颜色画在一起!”“你画的蝴蝶真漂亮!”经过一小时的努力,一条充满童趣的横幅诞生。
大家手持自己制作的横幅在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镜头定格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也为这充实的一天画上圆满句号。未来,玉璧村将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更丰富的内容、更规范的形式,为社区儿童搭建成长的平台,让青春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温暖的光芒,为这个夏天增添更多希望与感动。
寸家寨村
7月14日,腾冲市腾越街道寸家寨村“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开班。
作为志愿者报名参加的我,积极响应社区志愿服务号召,只为助力家乡儿童成长,通过开展作业辅导实践活动,帮助小朋友解决作业中的疑难问题,纠正错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加深对乡村儿童学习现状的了解,为后续志愿服务积累经验。
实践前期,我们全体志愿者提前与村委会沟通,确定了辅导时间与场地,了解到参与小朋友主要为1到6年级。根据小朋友们的情况,我们准备了五子棋、象棋、跳棋等益智棋类,计划在作业辅导结束后组织大家开展互动游戏。
活动当天,小朋友们按时到村委会集中,我们先引导他们自主完成作业,告知遇到不会的题先做标记,完成后统一提问,过程中巡回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做题习惯。在集中提问环节中,低年级同学多涉及拼音、口算、字词等基础问题,高年级则以数学应用题、语文阅读理解为主,针对错误题目,我们采用“先引导思考,再讲解思路”的方式进行辅导,比如纠正数学计算错误时让小朋友重新验算,指出语文错别字时对比字形并组词强化记忆。
作业辅导结束后,我们拿出各种棋类,带领孩子们自由组队玩耍。一开始有些孩子比较腼腆,在我们带头示范并鼓励大家“大胆组队、输了也没关系。”后,他们渐渐放开了手脚,有的凑在一起下五子棋,为一步棋的输赢小声争论;有的跟着高年级同学学下象棋,认真听着“马走日、象走田”的规则;还有的几人一组玩跳棋,互相提醒着棋子的走法。整个过程中,原本不太熟悉的孩子慢慢熟络起来,不爱说话的小朋友也在同伴的邀请下加入了游戏,大家的笑声让村委会的活动室变得格外热闹。
本次实践共辅导37名小朋友,第一天开班我们就解决作业疑问40余条,纠正各类错误60余处,部分小朋友当场掌握了曾反复出错的知识点。当然,我们也不忘提醒小朋友们书写工整、圈画关键词,部分原本粗心的同学开始有意识地检查作业,学习专注力有所提升;而作业后的益智活动则有效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不少孩子从拘谨变得主动,性格也显得更加开朗外向,通过耐心交流与互动,他们更愿意主动分享学习和游戏中的想法,形成了轻松的互动氛围,增强了对学习和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基础差异明显,高年级同学对复杂知识点接受较快,而低年级同学存在拼音不熟练、计算粗心等问题,需针对性加强基础训练;部分小朋友存在“依赖答案”“不愿动笔演算”等情况,缺乏自主思考意识,学习习惯有待改进;据小朋友反馈,部分家长因农活繁忙或文化水平有限,难以提供有效辅导,导致作业中重复性错误较多,家庭辅导存在不足。
本次实践让我们所有志愿者深刻体会到乡村儿童对学业指导的需求,也意识到耐心与方法对辅导的重要性,更发现适当的互动游戏能成为拉近与孩子距离、帮助他们打开心扉的好方式。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清晰的例子,甚至一局轻松的棋类游戏,都能让小朋友们更有信心面对学习和人际交往。
此次寸家寨村委会的作业辅导实践,不仅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实际帮助,也让我们在志愿服务中收获了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参与此类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儿童的学习成长与身心健康贡献力量。
东山社区
7月14日,腾冲市腾越街道东山社区“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第三届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启航。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社区小学生完成暑期作业。
在辅导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解答问题,并通过举例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点。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志愿者们设计了趣味百科问答环节。问题涵盖爱国小常识、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内容,例如:“新中国的成立时间”“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现场气氛活跃。通过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新知识。
为了调节学习节奏,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在课间开展了丰富的游戏活动,如“反向运动”、“萝卜蹲”等,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了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志愿者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在辅导作业时,志愿者们发现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理解速度不同,需要因材施教。有的学生内向不敢提问,需要主动引导;有的则思维活跃,需要更多挑战。“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耐心倾听和有效沟通。”志愿者尚星余认为。“百科问答环节中,孩子们对未知领域的热情让我们印象深刻。当涉及到熟悉问题时,他们都能大胆积极举手回答,当询问到不清楚的问题时也会耐心听其他孩子的分享,看到孩子们对百科知识的喜爱,我们更应积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乐中学,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