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79-6-30/2018-0801005 发布机构 腾冲市和顺镇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8-08-01 18:26:5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和顺镇中心学校概况

和顺镇中心学校概况

和顺镇位于腾冲市县城的西南方,距县城4公里,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2017年底常住人口为7010人,全镇共有两所完小(和顺镇中心小学、和顺镇柏联希望小学)、两个幼儿园(安宁幼儿园、大庄幼儿园)和一所完全中学(益群中学由教育局直管)。上百年来,小学都在宗祠内办学,是典型的宗祠学校。2000年,原水碓完小和中心小学从宗祠内搬到现址,合并为新的中心小学。大庄完小也于2005年底迁入现址,改名为和顺柏联希望小学,全镇从此结束了宗祠办学的历史。2017-2018学年度共有18个小学教学班,在校学生540人,其中女生260人,少数民族65人,随迁子女124人,随班就读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共有9个班,在园幼儿360人,其中女生167人,少数民族40人,4-6岁幼儿入园率达100%。

截至2018年7月,全镇小学占地面积为1964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6.38平方米,各校生均占地达标率均为100%;小学绿化面积为38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为7.04平方米,各校绿化达标率均为100%;小学运动场面积为4533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为8.39平方米,各校运动场面积达标率均为100%;小学建筑面积为5878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为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0.89平方米,各校生均建筑面积达标率为100%。近年来各完小实施了薄改项目,配足配齐了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实现了网络班班通,每个教室都配有一套电子白板。数学教具、科学实验室、音、体、美等器材均按照一类配备。图书共有19278册,生均配备图书35.7册,达标率为100%。全镇幼儿园占地面积为2612平方米,幼儿园绿化面积为600平方米,幼儿园建筑面积为1801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为0平方米。

平安校园建设情况。各校园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加强了“三防”建设,2018年7月小学配有保安人员2名,均配置了防刺服等保安设备,各校园共配置了60多个电子监控设备,做到了校园全覆盖。各校园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学年初都能精心计划,全面部署,利用各种渠道全方位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深入细致地开展安全隐患及矛盾排查。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多年来,学校无一安全事故发生。

长期以来,学校遵循依法办学、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突显特长、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原则,传承侨乡文明,发扬先辈精神,开展“三生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减负提质”为核心,以绩效机制为动力,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赞誉。

小学办学特色

独特的和顺地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校园育人氛围。和顺小学教育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出了一条独具和顺特色的育人之路。

其一,保护和顺文化,参与文化传承,是和顺小学校园开展地方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是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了解并展示和顺人文精神、历史渊源、风土人情、建筑景观、诗书礼仪、侨乡内涵。几年来,先后开设了“环保小卫士”、“我的家乡美如画”、“和顺文化知多少”、“和顺的人和事”、“洗衣亭的故事”、“游和顺”等校本课程。

二是开展保护古镇社会实践活动。中心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课题《保护古镇 从我做起》获云南省“优秀教学应用成果”二等奖。和顺中心学校杨敬源同志撰写的《和顺古镇保护歌》(又名《保护古镇  呵护家园》在全镇师生及社会中广为传诵,并编入了由和顺古镇保护管理局编制的《和顺古镇常用法律及办事流程资料汇编》正文首页。

三是开展“我是魅力和顺小名片”活动。学校将每年的“元旦”和“六·一”儿童节所在的这两个周定为“文明礼仪周”,并与“儒雅”文化相结合,教学生知书达礼,营造雅致人文氛围,让学生知道,自己代表的不只是自己,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代表着和顺魅力名镇的形象,自己不只是一个自然人,更是魅力和顺的一张“名片”。

四是培养师生海纳百川的包容意识。和顺小学教育走向了开放和包容,学校向社会各界、向学生家长开放办学,追求“开放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的理念。学校善于吸纳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好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坚信多元文化结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学校不拒绝任何组织、任何人员的踏访,同时也经常派出师生到各地学习交流。

五是重视感恩文化,开展多样的感恩活动。感恩活动贯穿于各种节庆活动之中,通过“寻找身边感人故事”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其二,和顺镇作为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拥有许多知名人士的爱国典范,爱国主义教育必然是小学教育的核心。

一是热爱乡土教育。爱国的最具体的体现就是爱家乡,爱学校,爱学生,爱老师,爱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和顺小学校园的热爱乡土教育落实在行动中,就是关心帮助弱小,遵守学校纪律及各项规章制度,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孝敬长辈,争做各种各样的好人好事,保护老祖宗留下的各文化、建筑、文物遗产等等。

二是组织参观滇缅抗战博物馆">博物馆活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组织全体师生到滇缅抗战博物馆博物馆参观、学习,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了解先烈们为革命斗争取得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借此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三是举行祭扫滇西抗战纪念馆(腾冲国殇墓园)活动。学校通过祭扫国殇墓园活动,使全体学生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让同学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以此激发同学们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四是开展“爱国读书月”活动。每年的十月是学校的“爱国读书月”。期间,学生自行到和顺图书馆或学校图书室找到自己喜欢的爱国读物,认真诵读,月底汇报读书收获。读书收获汇报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由班主任主持,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交流读书心得(针对低年级学生);二是由语文老师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并将写得好的读后感在学校宣传橱窗上张贴或在校园广播上诵读。

其三,由于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海外华侨和社会贤达的慷慨解囊,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硬件方面,自1999年至今,中心学校领导努力协调,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先后投资建盖了中心小学教学楼、大庄完小教学楼、中心小学师生宿舍、食堂、大庄完小学生食堂;和顺本土企业家彭安宁先生捐资20万元建成了中心小学办公楼(安宁楼),旅缅华侨贾思义先生及其爱人张景济女士捐资140万元建成了中心小学综合楼(义济楼),和顺柏联公司也为大庄完小的建设提供部分资助。软件方面,中心学校领导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中心小学所有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政府薄改项目也为两所完小按标准化学校需求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电子白板及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配套设施和器材;腾冲县首个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也成功进入了中心小学,并有效运转。漂亮的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和顺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办学效益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四,和顺小学教育传承侨乡文明,发扬先辈精神,推进教学改革,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减负提质”为核心,以绩效机制为动力,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赞誉。多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18个乡镇中一直名列第一,小学校园先后获得“县级文明学校”、“市级文明学校”、“绿化、美化甲级校园”、“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既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地方群众、社会贤达和海外华侨的鼎力相助。

幼儿教育特色

地处农村的和顺幼儿教育与城区幼儿园相比,在办园规模、办园经费、师资力量及设施设备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但和顺的幼儿园在和顺中心学校的领导下,依托和顺资源优势,抢抓机遇,有效整合地域资源,开创了一条具有和顺特色的办园路子。

1、抓住一个机遇:政企联资,学校办园

和顺的两所幼儿园均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产权归和顺中心学校所有的幼儿园。自2004年以来,和顺中心学校抓住和顺旅游开发的机遇,多方协调,得到了腾冲县政府、和顺本土企业家彭安宁先生以及上海周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004年,腾冲县政府投资20万元,彭安宁先生先后投入20余万元,由腾冲县县长亲自选址,新建了中心幼儿园,并更名为安宁幼儿园;2011年,彭安宁先生又投入了30余万元对安宁幼儿园进行了扩充和修建;2015年又争取学前教育中央奖补资金253万元进行了拆除重建,彭安宁先生又投入了40余万元幼儿完善了午睡区和购置了电子白板等教育教学实施。2008年,在和顺镇政府的努力协调下,上海旅游名镇周庄镇政府资助了30万元资金,在现址新建了大庄幼儿园。

2、迈出一个步伐:率先实现免费幼儿教育

多年来,和顺幼儿教师以无私的爱心、无限的耐心、无穷的热心,培育出了一批批聪明、活泼、多才多艺的儿童,育人水平和育人质量不断得到提升。较好的教育和服务使幼儿园赢得了社会各界、广大家长及专家同行的赞誉和认可,尤其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及和顺柏联公司的关注与肯定。于是,由和顺党委政府牵头,和顺党委政府、和顺中心学校、和顺柏联公司三方从2010年开始,经过两年时间的磋商,最终达成共识,自2011年8月起,和顺柏联公司每年给和顺镇的幼儿教育提供25万元资金,作为“和顺柏联幼儿教育保障金”,并于2011年4月举行了启动仪式。由于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柏联公司的鼎力资助,和顺幼儿教育在全县率先迈出了免费教育的步伐。

3、打造一支队伍:稳定、合作、向上的师资队伍

和顺的幼儿教师虽为非正式教师,但她们大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且大都具有(或正在就读)幼儿教育相应学历。为使教师队伍稳得住、素质有提升,和顺中心学校一是通过与教师签订工作合同,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金,提高工资待遇,保障了队伍的稳定;二是建立浮动工资制,使教师的学历、专业素养、工龄、工作能力、出勤、职称等在每月的工资及年终的绩效奖金中都得到体现,并向具有幼儿教育专业学历的教师倾斜,使他们感受到有进步就有回报,有提升就有收获,形成了教师积极参与学历进修,提升专业素养的良好氛围;三是鼓励教师积极撰写幼教论文,参与腾冲县教育局一年一度的全县优秀教育论文竞赛;四是指导教师们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准备,一旦条件具备就帮助她们评定和晋升;五是为每位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了解教师的需求,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教师,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六是开展行动性园本教研,园外观摩,园内交流,用丰富的研训活动加速了幼儿教师素养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发展。

4、构建一种模式:“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模式

幼儿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个别化的学习,自由探索,开发幼儿的智力,挖掘幼儿的潜能。以非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儿歌、音乐情景中学习理解各类知识及生活技能,从根本上防止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现象。此外,幼儿园还组织开展幼儿手工大赛活动、走进大自然系列活动、亲子运动会、大班幼儿毕业典礼、六一游艺活动、小小孝星实践活动、古镇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等,让幼儿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5、创建一个环境:“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幼儿园着力于创建“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教育资源的优势、特点,使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之间互为补充、协调运作,幼儿园每学期召开一次新生家长会,介绍幼儿园基本情况与一日工作程序,宣传幼儿园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每学期初组织一次全园家长会,介绍本学期家园共育活动安排与要求;每学期组织一次幼儿展示与亲子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能力、个性、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逐步转变家长的评价观与教育观,并取得家长对幼儿园保教的认可;每年举办一次科学育儿讲座,提高家教水平;每年7月份的周六和周日,专门组织0—3岁幼儿父母开展早期教育研讨活动,为幼儿家长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每周2人左右的家访,将家访工作落到实处,增进家园的沟通与随机了解,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目前,和顺幼儿教育已走在了全县农村幼儿教育前列,其中安宁幼儿园还于2011年作为腾冲县农村幼儿教育的亮点成为了保山市教育工作会议实地观摩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