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79-6-30/2018-0312006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和顺镇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8-03-12 10:30:43 |
文号 | 浏览量 |
(一)聚焦古镇保护,在机制建设,创新管理上发力
创新古镇管理长效机制。在理顺关系,调整充实保护机构,突出古镇保护工作的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健全古镇保护管理机制,提升古镇管理科技化水平。一是依托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非现场监管服务平台,巩固日常巡查与视频监控管理模式,全方位、全天候实施管理。二是突破招商格局,加大对挂牌保护古民居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资质、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的商家,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将挂牌保护古民居打造成品读和顺文化的民宿精品。三是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探索古镇管理的市场化,推进智慧和顺建设,将和顺古街古巷和有价值、有故事的古民居,串点成线进行对外宣传展示,既实现资源的共享,又使古镇保护得到有效规范管理。四是积极争取《云南省和顺古镇保护条例》尽快完成修编,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古镇的良好氛围。五是结合双虹桥禁行工作,加大古镇交通监管力度,做好古镇交通线路的分流规划和古桥保护方案,争取项目合理配置古镇环线和停车场,实行货运车辆分流,缓解古镇交通压力,确保消防通道畅通,营造和顺清幽静雅的古镇氛围。
探索古镇公共服务管理新模式。在巩固前期社会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老年协会工作,充分发挥老协作用,大力弘扬“和顺和谐·内和外顺”的和顺文化,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传承、弘扬和顺文化精髓。以和顺客栈协会为主导,加强行业自律,通过协会自律机制,营造健康有序、规范诚信的经营环境。以集镇公司为依托,强化古镇市政管理。整合资源,加强对古镇环卫、公共设施、市政消防等进行综合管理。
(二)聚焦产业振兴,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发力
打造全域旅游精品。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旅游国际化”和“聚焦大健康”的发展思路,主动融入全市全域旅游建设,在坚持保护、完善配套的原则下,以和顺第一魅力名镇品牌效应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大健康为补充,集古镇观光、历史遗迹、传统文化、健康旅游等板块,对民宿、餐饮、购物、康养、温泉理疗等项目进行打造提升。同时,加快创新组合开发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通过配套,把整个和顺景点串点连线成片,实现“开门有景观、出门有景点、整体是景区、处处品文化”的“全域旅游”格局,全力打造世界级文化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打响生态农业特色牌。围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做足山地、坝区、水塘文章,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做特农业、做优环境与做强旅游相结合,走发展效益高、生态好的特色观光农业之路。年内计划对陷河湿地片区、和顺路、腾梁路两侧土地进行流转,预计流转面积700余亩,流转方式以租赁为主,通过农户流转给合作社,政府与合作社签订流转合同的方式进行,政府将流转的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业主进行以农耕文化、和顺文化、自然人文景观为主,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高效生产、消费和休闲观光、康养体验一体化的休闲观光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三)聚焦项目建设,在基础设施、功能提升上发力
夯实旅游重点项目。根据腾冲市“一核三组团”城市规划,以“和顺小镇”建设为契机,以全域旅游创建和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针对当前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相对薄弱的实际,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古镇城市中央主体功能、旅游文化功能、产业科教功能、生活宜居功能、康体休闲功能等城镇化功能。一是积极配合推进和顺小镇建设。年内继续配合建设好和顺水生态修复工程,争取启动旅游停车场、绿道建设等项目。二是拓展旅游发展区域。争取推进大庄综合片区旅游开发项目、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构建与古镇核心区互补、共赢以“大健康”为主题的户外运动体验区、慢生活示范区、温泉疗养区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配套项目。三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加大路网新建和改扩建力度,完善交通网络,配合实施好腾梁路、霞光路至和顺连接线,合理规划、设置停车场,启动和顺古镇大型综合停车场项目,提升交通容量及安全系数。四是完善消防、电力、污水管网建设,保障用水用电供给和使用安全,降低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年内争取申报和顺污水处理站项目。
(四)聚焦生态文明,在绿色发展、健康发展上发力
营造优质绿色生态环境。结合“美丽和顺”建设,巩固创卫成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抓实古镇居民、商铺的“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制和全镇垃圾清运机制,同时配足相应基础设施设备。坚持落实“河长制”管理制度,按照科学规划、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控源、截污、清淤、修复等多种措施,对“河长制”管理的河道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大盈江河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抓好公路沿线及景区景点、面山生态建设,进一步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植树造林力度,以文化活动场所、庭院为点,道路、河岸为线,村寨周边山体为面,积极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彩化”工程。进一步加大殡葬改革工作力度,强力推进火化区工作,确保遗体100%火化和100%进公墓安葬。
(五)聚焦文化传承,在文化挖掘、文化名镇上发力
强化古镇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注重和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重点推进“宗祠文化馆”和“侨文化博物馆”建设。深度挖掘和顺历史人文典故和民间传说故事,继续推出一批以《和顺镇志》、《和顺乡刊》为代表的展示和顺形象,传播侨乡故事、人文民俗的系列文化作品,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外宣传和展示和顺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和顺对外知名度。以古月台、古牌坊、古民居等古建筑、古构筑物为基础,筹集资金收集、保护和顺文物。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收集和保存珍贵的影像资料,积极促进和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和顺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明小城镇。紧紧围绕腾冲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和顺文化深刻内涵引领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准、提高整体素质,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引领、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四项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及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聚焦社会事业,在民生幸福、和谐共享上发力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更加注重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好校园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政府兴教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营造全民重视教育的氛围,重振和顺教育辉煌。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文艺队伍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巩固提高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公共卫生工作,努力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推进工青妇工作,抓实防震减灾工程,推进脱贫攻坚,认真落实好救助政策。全面加强侨务工作,采取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海外华侨的联谊,切实发挥好“以侨搭桥”的作用,汇聚更多侨智、争取更多侨资,关注、支持家乡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安全生产、消防、交通安全工作,预防和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和顺非现场监管和服务平台,深入推动综治工作向各个领域纵深开展,加强“6995”平安信息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