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79-6-04_A/2017-0803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和顺镇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7-01-17 17:10:32 |
文号 | 浏览量 |
和顺镇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
一、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镇人民政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下,在市财政局及国地税分局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镇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年初预算及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良好社会预期,经济形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圆满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任务。
1.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全镇共完成域内财政总收入1,375.95万元,占年初预算任务的126.55%,比上年增收406.18万元,增41.8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1.8万元,占年初预算任务的103.01%,比上年增收124.87万元,增17.92%。
分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完成314.84万元,占年初预算任务的152.63%,比上年增收123.84万元,增64.84%;地税完成1,030.81万元,占年初预算任务的123.45%,比上年增收255.57万元,增32.97% ;财政完成30.3万元,比上年增收26.77万元。
2.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全镇财政总支出1,707.7万元,占全年财政总支出的100%,比上年增支316万元,增22.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6.6万元,比上年增支270万元,增19.89%;基金预算支出81.16万元,比上年增支46万元,增131.43%;镇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0万元(含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划转补助216万元),比上年增支301万元,增50.25%。
3.全镇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1.8万元,上级补助1,330.96万元,上年结余32.88万元,收入合计2,185.6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6.56万元,上解支出445.12万元,基金预算支出81.16万元,支出合计2,152.8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2.79万元。
4.上级补助及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情况
上级补助收入1,330.96万元;其中:两税返还21.27万元,所得税返还17.89
元,专项补助807.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84.3万元;其中:固定数补助154.8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48.7万元,市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补助4.8万元,民族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补助15.4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37.6万元,决算补助7万元,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划转补助216万元。
5.上解支出情况
2016年我镇上解支出445.12万元;其中:专项上解支出72.84万元,体制上解支出11万元,其它上解(超收上解)361.28万元。
二、2016年全镇财政工作情况
(一)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水平。一是继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巩固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成果。用支出政策引导支出预算,依据绩效管理结果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年初预算严格按镇本级支出控制数编细、编准、编实预算。二是改革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在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制2016-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强化年度支出预算的约束作用,避免政策的碎片化。三是健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加大各类财政性资金统筹力度,实现财力统筹考虑、项目统筹保障、管理统筹推进。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四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大公务卡结算改革力度,提高公务卡使用效率。五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将社会关注度高、公益性强的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引入政府采购的竞争机制。六是稳步实施税制改革,全面实施推进 “营改增”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上级税务部门要求,将辖区内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实现增值税全覆盖,完成增值税100万元,超前完成营改增任务。
(二)着力顺应发展新常态,推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进一步健全税收征管机制。深入研究分析我镇税源结构、纳税对象、征管范围的特点及变化,加大财税联动和欠税缴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对征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实现数据实时收集共享、比对分析,依靠科技信息化手段,推进全面控管税源,堵塞征管漏洞,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1,345.65万元,同比增长39.27%。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全年共完成非税收入30.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7%。三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压缩财政暂存款和暂付款规模,不断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提高资金使用的时效性,弥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缺口。
(三)着力保障民生重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就业、人居环境提升投入力度,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5.7%。三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向事关全镇发展的重点项目倾斜,调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公租房建设,全面促进全镇经济健康发展。四是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增长,大力压缩“三公”经费、会议费等行政运行支出,合理确定支出方向,集约节约用好财政资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运行,全镇“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3%。
(四)着力推进财源建设,夯实经济增长后劲。一是认真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夯实经济基础,全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二是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年共获得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330.96万元,其中:专项补助资金807.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484.3万元,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有效保障基本支出。积极建立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优先测算安排基本支出预算,着力保障各部门履行职能的正常支出需要。四是切实保障平安和顺建设,全力统筹资金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全镇经济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五是全力推进和顺全域景区建设,充分利用魅力名镇、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十佳古镇、全国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小镇、第三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名片,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特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建设,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搭建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平台。
(五)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构建财政监督大格局。一是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事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努力为各单位、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加强财政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建立财政干部培训长效机制,突出综合素质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依法行政,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深化财税改革的重要抓手,综合运用宣传教育、专项治理等多种方式,切实推进作风转变落到实处。四是加速创新会计监督检查方式。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五是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建立和实施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资金监管程序,强化对财政业务及管理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六是扎实抓好项目审计整改意见的落实。针对审计提出的有关问题,认真自查和深刻分析原因,着力督促相关部门深入整改,并在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中狠抓落实,建立完善有关制度防控类似问题和风险。
各位代表,2016年我镇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项财政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新常态下的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税源结构单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大,经济增速动力不足,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趋势明显。与此同时,政策性调资以及改善民生等刚性增支政策增长迅猛,平衡收支压力仍然较大。二是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思维、习惯做法与改革新要求产生碰撞,改革举措落地难度加大。三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显性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区域性风险化解的压力加大。四是预算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新机制刚刚建立,“重分配、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机制仍需强化。
三、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财政收支运行困难与希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释放的经济政策显示,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贯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随着上级各部门对和顺转移支付、基础设施、特色小城镇建设、全域景区打造提升等方面支持力度的加大,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2017年财税工作。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各项工作必需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之年,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镇财政工作和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镇实施“五大基础工程”,推进“12255”的工作思路和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三个蛋糕”的总思路、“五个财政”的总目标和“十个要”的总要求,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为和顺古镇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精品,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及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按照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收入打足、量入为出、突出重点、节约节俭、收支平衡”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影响财政收支各种因素的基础上,2017年全镇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建议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情况
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946.17万元,比2016年增124.37万元,增15.13%。
2.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测算
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6.17万元,上级补助480.83万元(含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划转补助216万元),收入合计1,427万元,扣除上解支出436万元,当年可用财力991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镇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99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29.84万元;教育支出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4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2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83.29万元;农林水支出189.7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4.1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1.26万元。
4.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
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6.17万元,上级补助480.83万元,收入合计1,42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1万元,上解支出436万元,支出合计1,427万元,收支平衡。
四、2017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一)努力培源保收,打造实力财政
一是加强财源税源培植。全力支持全域旅游、交通路网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转型,促进镇域经济提质增效,带动财政增收;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和柏联公司建设,不断加强古镇旅游推介,努力搭建更多的投资平台,形成更多的税源。二是争取上级支持。重点关注财税体制改革动向,认真研究改革对我镇当前和未来的影响,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围绕上级重点战略决策,加大解析研究力度,准确捕捉上级资金投向,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和财政资金的支持。三是强化收入征管。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齐抓共管的征管机制,进一步增强合力。及时研判经济运行和税源变化情况,加强主体税种、重点税源监控,切实抓好挖潜堵漏,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加强国有资源收入管理,做活土地等国有资源文章,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二)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发展财政
一是积极应对“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等改革。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的资金和资产监管,精细计算改革成本,主动买单,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二是全面铺开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加强国库现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全面铺开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工作程序,加强资金安全管理,保证资金安全高效运转。三是推动预决算公开。建立适应新形势、对接新常态的财政预算体系,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全面公开,扩大预算知情率,接收更广泛的监督。四是科学确定并推行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在全面掌握乡镇财政基本状况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我镇新一轮财政体制,调动发展生产和自求平衡的积极性,促进乡镇健康发展。五是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根据全镇脱贫攻坚规划及工作要求,统筹整合使用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自主集中财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六是抓好公务用车改革。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供给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
(三)坚持依法理财,打造法治财政
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按新《预算法》要求,明确一般公共预算的收支范围,建立定位明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深入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健全评审管理制度,按照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一把尺量,一个标准,该核减的减下来,节约资金,为财政投资把好关,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三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工作。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既重审批程序,更重服务质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做到公正廉洁,科学合理确定采购价格,确保采购服务质量,切实履行好政府采购监督职能。四是加大财政专项检查力度。组织开展财政综合执法检查,严格落实单位内控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监管水平。五是加强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严格执行政府债务举、借、用、还管理办法,严把政府债务举借审批关,严控新增债务,实行规模控制。
(四)加大统筹力度,打造民生财政
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惠民工程。加大教育文化事业支持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镇内中小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条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统筹足够的资金用于《和顺镇志》、《和顺乡刊》的编纂发行及和顺文化的传承保护。二是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织牢惠及被征地农民、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保网”。建立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环境。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三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围绕精准扶贫,积极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确保涉农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扎实推进“一事一议”普惠制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四是提高资金拨付效率。简化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方便群众办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加强软硬建设,打造魅力财政
一是认真按照云南省财政厅标准化财政所建设要求,统筹布局,科学规划,全面加强财政所软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公环境,积极构建文明和谐乡镇财政。二是抓实财政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干事创业团队。通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全面提高财政人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能力。三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敬业精神,发扬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环境,激发工作动力,牢固树立为民理财的财政工作宗旨,努力以财政文化提升财政形象,以财政形象展现财政文化。
各位代表,回望2016年,成绩来之不易;展望2017年,前景更加光明。2017年,我们将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围绕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坚定信心,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全面提高和顺经济颜值魅力,全力提升全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附件【和顺镇政府预算公开 .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