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79-6-30/2016-1221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和顺镇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6-11-18 13:57:52 |
文号 | 浏览量 |
2016年,和顺镇以推进“美丽和顺”建设,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示范小镇为目的,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消除盲点,全力消除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共同构建“水清、气爽、岸绿、景美”的人居环境,广泛深入开展以“七改三清一拆”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站所及驻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抓协调落实,实行所有班子成员挂钩社区,机关干部包干到村组,村两委干部包辖区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措施细化、分解,科学制定《和顺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工作方案》、《和顺镇环境监管网格化实施方案》、《和顺镇“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方案》等方案,建立起目标责任、上下联动、督查巡查、社会管理等机制,措施的制定和机制的建立,为环境整治有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广泛宣传,全民动员
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对环境综合整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我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辖区内发放倡议书、宣传册、悬挂标语横幅、黑板报、LED显示屏、微信平台、 “6995”平安信息网等形式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爱我和顺,清洁家园”等活动推进整治行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截至目前,共张贴标语19条,发放宣传单、倡议书18000余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使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自觉投身到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来。
三、突出重点,破解难题
根据省、市提升城乡人民环境五年行动计划,我镇紧紧围绕打造和顺全域景区和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目标,认真梳理“七改、三清、一拆”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和难点工作,创新思路与方法,积极破解环境整治难题。
(一)围绕古镇保护,破解风貌治理难题
强力抓实“三违”治理。按照“杜绝增量、消除存量、建立机制、确保长效”的目标,以镇古镇办牵头,整合综合执法、电力、国土、古保、公安等部门力量,建立古镇保护长效机制,对破坏水环境、田园风光和古镇秩序的“违章建设、违法用地、违规经营”的“三违”乱象,进行及时的拆除和治理工作。
通过清理,全镇共发现违章建筑58宗,违法建设占地面积7595平方米,建筑面积3475平方米。拆除路边苞谷摊、沙场、养猪场共计17宗违章建筑,拆除面积852平方米。拆除基本农田内农家乐7家,拆除面积810平方米。
超前谋划线路整治。和顺镇2006年和2012年先后投资3600余万元,实施了的“四线入地”工程,使古镇核心景区风貌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核心区以外的各类管网还未得到改造和治理,严重的破坏古镇的环境风貌,针对这一问题,我镇先行先试,以古镇办牵头,及时对接电力,通讯等相关部门,召开弱电、强电治理专题会议,对重点部位及突出部位的管网实施治理改造;今年以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为契机,完成大庄社区电网改造升级,受益农户120户。同时,超前谋划和顺核心区以外的“四线入地”管网建设,在今年即将实施的艾墓地至芭蕉关、油站至元龙阁道路、马路园至十字路社区等道路建设项目中都将“四线入地”纳入了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夯实古镇亮化工程。和顺古镇景区灯光亮化相对滞后,晚上仅有铺面灯光和零星的路灯照明,古镇晚上游客稀少,如何让游客们“慢下来、留下来”,得先让和顺的夜晚“亮起来”、“活起来”。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以来,我镇整合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水碓社区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等项目,投资350万元完成了大庄、水碓、十字路部分灯光亮化工程,实现灯光亮化率达60%。古镇环境得到亮化美化,旅游氛围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围绕治脏与治污,破解环卫保洁难题
创新环卫保洁模式。为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我镇以项目争取为支撑,以垃圾处理收费为保障,以公司运作为载体,探索出一条符合和顺实际的环卫工作管理新模式,实现全镇环境卫生保洁全覆盖。一是以项目争取为支撑,整合项目资金159万元购置垃圾收运车辆9辆,垃圾配套箱体31个、果皮箱20个、新垃圾池5个,解决了环卫设施不足问题;二是以垃圾处理收费为保障,通过召开听证会,报请物价部门批准,明确和顺垃圾处理费收取标准,抽调3名工作人员专司全镇垃圾处理收费工作,垃圾处理费全部用以环卫设施维护,保洁人员工资发放,解决经费投入不够问题。三是以公司运作为载体,成立和顺顺和集镇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公司招聘管理员、保洁员、驾驶员44名。全面承担全镇辖区范围内公共道路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以及河道管理工作,实现了全镇卫生保洁全覆盖。
突破治污排污问题。和顺古镇污水处理问题是古镇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问题,我镇积极争取项目,相继于2010年、2014年投资838万元实施了酸水沟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和顺镇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使古镇污水排放压力得到了缓解。但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到和顺经商、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原有污水排放设施已不能满足我镇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我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在省住建厅150万元“一水两污”项目的资金支持下,我镇于2016年4月开工建设大盈江污水处理站,项目已经建成,正在调试,日处理污水120立方米,可解决水碓、大庄东山脚自然村污水处理问题。
(三)围绕生态文明,破解殡葬改革难题
和顺属旅游乡镇,人多地少,但由于受传统丧葬观念的影响,和顺镇出现群众私自扩建老坟、精修坟墓或修建活人墓等现象,长此以往,和顺的林地、耕地将渐渐被“坟地”蚕食,为解决解决这一问题,我镇经专家选址和广泛征求意见,将和顺公墓定在石头山大牛厩。公墓计划总投资380万元,总体规划面积100亩,目前现已安装完成424冢,安葬19人,融入和顺建筑文化、传统殡葬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园林式公墓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好评,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文明殡葬的理念也越来越被和顺广大群众所认同。
四、存在问题
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虽取得一些成效,但距市委、市政府和群众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政府财力有限,全镇基础设施与高标准的环境要求还有差距;二是部分干部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不强,对爱护及保护环境的思想认识仍然存在一定偏差,环境卫生的随意性较大,导致乱扔垃圾、乱堆放、乱搭建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太阳能安装与古镇风貌极不协调,弱电线网密集,严重影响田园风光;四是环卫工作机制有待健全,人员、设施配套不足。
五、下步工作打算
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我镇结合“万亩田园风光”保护,下步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巩固原有整治成果,加大对田园内违章建筑的巡查整治力度,整合电力、水务、国土等执法力量,形成执法合力,强化巡查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田园风光秀美。
二是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及清洁家园行动,以“创”为基础,以治“乱”为突破口,着力治理古镇内“五堆”和“十乱”现象,重点整治主干、人群密集路段等流动摊贩、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争取资金项目及市委、市政府支持,做强和顺顺河集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有效及时清运处理全镇垃圾,保证足额环卫工人对全镇卫生区域全覆盖,确保古镇干净整洁,进一步提升旅游古镇品位和形象,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与宜居环境。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实施古镇内的太阳能改造工程。
四是结合万亩田园风光的保护,加大对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实施路灯、污水处理、四线入地及其它美化、亮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