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83-3-/2020-1006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猴桥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0-07-25 10:55:52 |
文号 | 浏览量 |
边关猴桥:一花一叶总关情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行走在猴桥苏江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最为耀眼的,则是争奇斗艳、万花齐放的千亩万寿菊。
而今,正是万寿菊采摘的时节。花海里,60余名勤劳的妇女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提着口袋,双手忙碌个不停。十分钟左右,便能采的满满一口袋。虽然不停地下着雨,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收获的喜悦,整个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
“一开始种万寿菊的时候,我们还犹豫着,担心猴桥气温低,雨水多,大家难以接受这个产业。为切实发展万寿菊种植,我们镇级出台了一系列补助政策,从开始预整地、移栽、中耕管理、采摘,都请专业人员做了大量培训和技术辅导,给种植户做出示范。看如今的长势,大家都充满了信心。猴桥共种植了1284亩万寿菊,目前已交售花284吨。这才是前期的成果,预计可采花到9月底,可实现产值270万元以上。”猴桥镇副镇长番学好介绍。
刚刚30岁的兴萍是苏江本地人,家里有两个孩子。每天早上9点,她给孩子吃了早点后,便来到田里开始采花。中午12点回去吃饭,便开始采花直到下午6点,每天能挣到70元的务工费。兴萍很开心,产业发展到家门口,自己可以带着娃、采着花、赚着钱、养着家。
在苏江,像兴萍这样每天到万寿菊地里务工的人很多,每天平均有70余人在田里采花。据初步统计,猴桥1284亩万寿菊共需用工17000个,按平均每个工70元计算,可为当地群众特别是因疫情无法到外地务工的群众带来近100万元收入。
在猴桥,烤烟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群众增收的一大法宝。古永川长坝窄,静谧的古永河横穿整个坝区,孕育了烤烟生长的温床。永兴、箐口、上街、东村等都是烤烟种植大村,也是这几个村农业发展的有利抓手。公路沿线两边,到处是绿油油的烟叶和笑盈盈的群众。
“今年猴桥烤烟共种植了3067亩,交售任务是38万公斤。根据目前长势来看,可圆满甚至超额完成交售任务,预计群众可实现收入1100万元以上。可拉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600余人30000个工,实现务工收入210万元。”猴桥镇农科站站长段如斌说道。
“后疫情时代,如何发展产业、恢复经济是一个热题,也是一个难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场疫情,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潜力。对猴桥而言,‘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乡村振兴中的一个重要矛盾就是如何发展壮大一二三产业,走通‘产业兴旺’这条路。”猴桥镇党委书记濮进炳说。
猴桥镇立足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140万亩山林为阵地,以坝区5个行政村为抓手,切实转变以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和坝区观光农业。在山区,种植红豆杉、重楼、天麻等中药材10000亩以上。下步将种植皂荚树1000多亩6000多株,实现林业增收。在坝区,依托“四位一体”项目,盘活下街、上街两个集镇,以报团取暖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按照“一村一厂”模式新规划建设存栏量300头以上养牛场9个,实现年出栏10000头以上。
“脱贫只是第一步,脱贫后如何巩固成果,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是党和人民交给镇党委政府的答卷。我坚信,猴桥的未来前景可期,这‘一花一叶’必将撬动多元产业的齐头并进,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猴桥镇党委书记濮进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