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92-1-/2022-0902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滇滩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2-09-02 23:18:15 |
文号 | 浏览量 |
滇滩之窗2022-09-02 17:33发表于云南
在翻阅中国经史典籍中,有一个词总能让我血脉偾张,那便是“血性”。“血性”者,个性上刚直不阿,网络上很多来形容“钢铁直男”,事业上用肩膀说话,面对艰难困苦舍我其谁;气质上勇健刚毅,作为民族性和集体人格时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尚武精神。血性是刚性,是韧性,是率性,是感性。是屈原忧国忧民愤而投江的悲壮;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岳飞怒发冲冠、收拾旧山河的豪迈;是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的壮举;是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的涅槃。而今天,当我以一名腾冲市滇滩镇强边固防突击队员的身份再次审视这个词语时,我认为我们可以给“血性”下一万个定义,但我们不需要精确的答案,只需要用青春和生命感受这大时代的勇往直前。
“血性”体现在爱国的赤子之心
我叫瞿安发,腾冲市商务局一名普通干部。还记得,那是2021年7月15日的一个午后,得知,由于组织安排,我被选派成为四十多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参加腾冲市强边固防突击队队员中的一员时,我内心无比的兴奋,但短暂的兴奋后,我开始陷入沉思,对自己开始发问。突击队的角色是什么?要如何开展工作呢?带着疑问,我参加了腾冲市突击队员出征誓师大会。
2021年7月20日,当境外疫情来势汹汹,滇滩镇“千名干群强边固防突击队”誓师出征,奔赴边境,以血肉之躯筑起且筑牢守住国门的第一道防线。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从白衣天使到一线突击队员,从基层干部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施工建设者,从耄耋老人到“90后”“00后”新青年,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洪荒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而凝聚起这股强大力量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识,是每一位普通群众的拳拳爱国之心。
“血性”擦亮“志愿红”最“燃”的底色
随着边境疫情防控举措的不断升级,滇滩镇积极发挥党组织带动能力和党员先锋力量,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创新探索出“边境防控立体化+志愿服务常态化+边境治理现代化”志愿服务模式。2021年7月20日,紧跟着“滇滩镇千名干群强边固防突击队”的号角,滇滩镇9个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分别成立了强边固防边境值守志愿服务队、强边固防后勤保障志愿服务队伍和医疗巡诊志愿服务队。我被分配进入滇滩镇唯一的抵边行政村——联族社区,这里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全长24.7公里,地理条件复杂,责任之大,工作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得益于镇党委高效部署和精准研判,同时社区“两委”成员对边境地理环境的熟悉,我们信心十足,只想往前冲。在与联族的父老乡亲并肩作战的过程中,我主要在后勤保障志愿服务队为他们服务。一年多来,我们经历了青草岭的泥泞坎坷与雨雪交加,一部小小的对讲机里我们总是把边境线突击队员的衣食起居安排得井然有序。荤素搭配、营养健康的伙食;冬送棉袄夏添雨衣;地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哪怕一针一线的“点单”,我们都能做到“使命必达”。同时,我们为了打赢这场持久战,还在边境线上开展了“思想教育润边关”“慰问关爱暖边关”“医疗巡诊走边关”“心理疏导系边关”等系列活动,我们总能听到身边群众这样说,“有党的地方,我们办事踏实,联族的父老乡亲就觉得有了主心骨”。目前,社区在边境值守已经一年多了,人员一批又一批,已经换防了十几轮了,但是“让我上,总该轮到我了吧......”这样的“请缨”从未断绝。在这抹“志愿红”的加持下,滇滩镇党政军警民团结的力量更加凸显,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锋芒所向,锐不可当。志愿者们把“血性”晕染成了最鲜红的底色。
“血性”燃烧成为平凡生命的荣光
杜学强,政治面貌,群众。身份,滇滩镇联族社区麻栗坝村民小组长,边民,2021年8月在边境疫情防控“段长制”工作格局中,担任“末梢段长”。
2020年初,在全国疫情的阴霾下,杜学强身为联族社区麻栗坝村民小组长,却甘当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卫士,“守”在社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为守护好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杜学强“绝招”可不少,他是“大嗓门”,他每天都用大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提高村民自我防护意识;他是“敲门哥”,疫情发生后,从乡镇到村里的干部们还在担心农村群众对预防病毒、居家不外出等“充耳不闻”时,杜学强就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麻栎坝129户400余人没落下一户,没漏一人;他是“啰嗦汉”,只要寨子里有人聚集,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进行教育劝导,每一次重复的都是健康提示“不扎堆 不聚会 不聚餐”,甚至被人笑称为“小心社长”。
2022年3月31日,杜学强到滇滩镇参加强边固防末梢段长会议,其间杜学强突发昏厥,倒在了会议室里,经全力抢救无效,倒在了他工作的岗位上,永远的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离开了他的亲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生命永远定格在49岁。
杜学强走了,但他的背后代表的是滇滩千千万万平凡生命的“血性”,虽身处最末端,但却把生命燃烧在最前沿。正是这些平凡的生命执炬逆风而行,让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让每一寸天,都以生死来守护;让每一寸心,都将人间正道浇铸。因此,我们有底气相信,真正的高昂来自于平凡力量的崛起,血性的根本就是蓄强者之力竞逐大千世界,持弱者之心感受芸芸众生。于我们这一代的青年而言,何其幸运,生逢大时代的激流勇进,只要我们有血性、有情怀、有担当,能拼搏、能奋斗、能胜利,我们的边疆,我们的祖国就能千里奔涌,万壑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