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92-1-/2021-1113002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滇滩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1-11-13 16:03:42 |
文号 | 浏览量 |
滇滩镇联族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傈僳族、汉族混居的传统抵边村落,一直以来,在联族社区,团结和谐是文明基因也是文化自觉。社区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不断拓展兴边富民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兴边、稳边、固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机结合,依托当地丰厚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等优势,深入挖掘傈僳族传统文化,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大力倡导文明乡风,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联族社区扎下深根。
联族社区辖烧灰坝、棋盘石、水城3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历年来,联族社区以建强党组织为根本,在3个傈僳族自然村分别建立了党组织,实现了总社长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村民小组长全部由党员担任,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有三名傈僳族干部任职。在抓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联族社区将棋盘石和水城党支部打造成腾冲市“百点示范优秀基层党建示范点”,形成了“支部到组、自管到户、商量到人”的农村末梢“微治理”格局,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联族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滇滩镇联族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方元说:“我们联族村就是傈僳族、汉族混居社区。生产生活中相互尊重,不管做什么,都是和一家人一样,相当团结,相当融合。”联族社区是滇滩镇唯一的抵边社区,边境线长达24.7公里,在抗击疫情中,各族儿女解霓裳、着戎装,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防止境外疫情输入的“铜墙铁壁”。胡方元告诉记者:“在边境疫情防控上,联族社区同心协力,团结一心,在边境线上守好边境,守好我们的家园。联族抵边群众历来有国防意识、国土意识、国门意识,疫情不退,我们不退,镇守边关视死如归。”在联族社区烧灰坝响水河疫情防控健康监测点值守的余印学说:“我们不分傈僳族、汉族,六个人在这里值守,一直到如今,不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守好我们的国门,守好我们的家园。”
在产业发展中,联族社区大力发展小耳朵猪、白鱼、冷水花、石扁头、万寿菊、核桃、红花油茶、林下套种苦荞、中药材等特色种养殖业,积极推进规模养殖专业化,依托社区内恒益等工矿企业,增加大量劳务需求,率先为抵边村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充分把生态旅游和傈僳族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将傈僳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编织文化、刀山火海文化充分展现,打造精品。2020年联族社区成功创建棋盘石3A级景区,引入棋盘石“天空之眼”半山酒店项目,有序引导外出务工;2021年有序推进水城3A级景区创建工作,随着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不但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壮大村集体经济,真正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在棋盘石村民小组,以墙为布,画美乡村,墙壁上一幅幅巨大的展示傈僳族生产生活场景画卷“跃然墙上”。傈僳族过农历新年、刀杆节、献新节、婚俗、农耕文化等习俗被描摹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讲述着腾冲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滇滩成效。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边境和谐的目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国防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等不断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9年(棋盘石)被评为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作这些农民画廊是为了传承傈僳族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滇滩镇棋盘石党支部书记余水荣说。
一直以来,联族社区不断拓展文化交融载体,依托乡村广播、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学校等阵地,2021年,利用小喇叭播报700余条、理论宣讲40余场次,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30场次,全社区近150名各族党员干部参与民族理论政策法和民族知识测试,入户开展政策宣传信息100余次,讲好各民族同心奋斗的民族团结故事。
水城完小通过“兴趣小组+”的方式,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从学生抓起、从娃娃抓起,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汇聚爱国之心、陶冶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让“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五个认同”更加牢固,民族团结之花葳蕤绽放。
据滇滩镇水城完小教导主任李丽介绍,学校一直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还聘请傈僳族民间艺人定期到学校授课,师生一起挖掘乡土课程。同时,聘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余海青老师到学校教授傈僳族文化,学习农民画技巧。特别是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以来,把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到社团活动中,让傈僳族老师一起带领孩子学习民族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如今的滇滩大地,各族群众情同手足、勠力同心,正并肩携手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盛开。(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