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92-1-/2016-0327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滇滩镇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6-03-27 16:43:34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滇滩镇2015年统计数据

滇滩镇2015年统计数据

(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01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2.37亿元,比2010年增4.97亿元,年均增长10.82%。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1亿元,比2010年增1.5亿元,年均增长1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比2010年增2.48亿元,年均增长15.76%。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5元,比2010年增5679元,年均增长20%。金融机构各项存贷余额分别为53537万元、45574万元,比2010年分别减10038万元、增21374万元。受矿产行业市场的影响,五年来财政收入起伏较大,五年财政收入分别为:7474万元、10689万元、13593万元、5733万元、4200万元,比2010年的5518万元最高增146.32%,最低减23.8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4152万元、5624万元、6617万元、3956万元、2449万元,较2010年的2948万元最高增124.46%,最低减16.93%。

(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提质增效。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450万元,比2010年增7773万元,年均增长10.7%。五年来,粮食产量从1.87万吨增至2.54万吨,年均增长6.3%。烤烟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烟农收入从1048万元增至2105.6万元。特色经济林面积从63514亩增至93422.3亩。蔬菜、中草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蔬菜面积达8300亩,三七、重楼、续断、金铁锁等各类中药材面积达5000多亩。畜牧业快速发展,肉类总产从4149吨增至5531吨,年均增长5.9%。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成效明显,成立烤烟、淮山药、草果、食用菌、养殖、中草药、核桃等专业合作社37个。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6%,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

新型工业化平稳推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比2010年增4.52亿元,年均增长11.92%。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投资8017.36万元完成了腾阳公司小米地、隆鑫公司大蕨坝、山寨黑谷地箐、河西宏兴幸运、瑞土公司等5个尾矿库建设;投资1.08亿元完成了恒丰公司佳鑫矿业1200吨综合选厂建设、芦杆河选厂技改工程及燕洞至棋盘石矿区、铜厂山矿区井下系统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恒丰公司干堆尾矿库项目、投资4400万元的芦杆河尾矿回水利用及资源化项目正在实施。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两手抓”,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淘汰污染大、影响生态环境的企业,严厉打击小作坊和非法开采行为。面对近两年市场因素对矿产企业的不利影响,认真落实关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相关政策,积极协调好企业与周边村组的关系,帮助企业恢复生产、走出困境。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帮助其做强做大,做出品牌,不断增强滇滩经济长远发展的后劲。

旅游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充分发挥云峰山、腊幸温泉、滇滩口岸、水城龙江源等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云峰山国际温泉养生度假村项目完成投资20多亿元,旅游文化资源得到深度挖掘提升,云峰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腾冲旅游的重要节点。腊幸温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明显提高。边境民族特色旅游发展迅速,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了水城傈僳族特色示范村,知名度大幅提高,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特色民族村寨称号。滇滩口岸逐步转型,国家形象建设和国门形象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五年来,共接待游客76.6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235万元增至2800万元,年均增长4.6%。

(三)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镇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居环境明显提升。五年来各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9913.2万元,实施了边境转移支付、“一事一议”、兴边富民、美丽乡村等138个项目建设,建设各类示范点2个,打造了水城、海棠箐等先进典型。水城、棋盘石、烧灰坝自然村及河西社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五年建设农家新居209户、扶贫安居41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08户,完成因灾搬迁9户。“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深入开展,五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10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6个。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共投资2亿多元,实施农村安全人饮项目29件,解决了16044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完成河道治理、农渠清淤补漏、渠道防渗471公里,修复水毁160处,新增灌溉面积3000亩,改善灌溉面积4500亩;完成“兴地睦边”、红云片区土地整治、云峰茅草坝等(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5320.7亩。投入资金518万元,完善滇滩集镇、腊幸集镇、云峰集镇规划建设,完成云峰温泉SPA旅游小镇、滇滩口岸特色型小镇规划,改扩建了西营集镇,完成滇滩集镇排水沟、农贸市场建设,实施了云峰集镇绿化工程,建成了农贸市场。投资1019万元完成66套公租房、49套廉租房建设。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森林滇滩建设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城镇面山、腾板路沿线、云峰旅游环线、西沙河、山寨河流域生态建设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明显。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对镇内所有工矿企业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建成垃圾焚烧炉5个,垃圾收储池550个,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监管力度加大,取缔砖瓦窑19座,恢复耕地17.5亩。

(四)国门建设扎实推进

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滇滩通道联检设施建设地形图测量、联检楼及货场附属设施建设规划,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对外贸易不断扩展,通过聚人气、聚商源、活贸易,把滇滩建设成为面向南亚对外贸易仓储物流基地。滇滩口岸五年累计出入境人员114.8万人次,出入境车辆34.1万辆次;进出口货运量21.5万吨,货运值4.42亿元。

(五)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上,教育改革成效明显,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五年共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校舍建设工程41个,建筑校舍面积4.02万㎡,滇滩中学完成异地新建全面投入使用。累计兑现营养餐、寄宿生、困难学生、教科书免费补助等1900多万元。文体上,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组建农村文艺队56支,建成村组文化活动室31个、文化广场1个、文化大院2个、农家书屋16个、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场所30个、农民健身路径19个。卫生上,卫生基础条件更加完善,城乡医疗卫生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疾病防控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有序推进,疟疾、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五年全镇参合农民享受的门诊费减免、住院补偿资金累计达1859.9万元。计生上,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加强政策宣传,推进计生优质服务,不折不扣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五年共落实各类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6077人次,发放惠民资金139.5万元,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7‰以内。

社会保障不断健全。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和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事业健康发展。五年共有15097人次享受低保,累计发放低保金2923.5万元;发放农村医疗救助专项资金174.6万元,救助贫困群众1333人次。发放救济粮食12.8吨,救济款49.4万元,临时救助款105万元,救助贫困群众1785人次;优抚对象100%享受抚恤补助;转移劳动力25862人次,培训农民工4392人次。殡葬改革稳步推进,建设公墓293亩,划定墓地严管区86片。

(六)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

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依法治镇工作有序推进,“六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工作扎实开展,建立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工作力度持续加大,“6995”信息平台建设有效推广提升,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缉枪治爆、扫黄禁赌工作成效明显,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推进,五年累计查获吸毒人员420人,破获贩毒案件27起,收缴毒品51.2千克。民族宗教工作扎实开展,涉外婚姻人员管理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灾害防御能力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工作深入推进。边境管控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编制管理进一步加强,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五年为11613宗地核发林权证4315本,核权面积24.4万亩。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换发证工作,为全镇自1982年来审批的农村宅基地居民建房用地许可证未更换为集体土地使用证的1056户农户统一核发了集体土地使用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要成果,政府“四风”问题整改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持续降低,文风会风明显转变。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组财镇代管”工作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农村“四风”整治力度持续加大,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政务公开深入推进,为民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行政行为更加规范高效,建成镇为民服务中心及9个社区为民服务站,累计受理服务事项3.2万多项。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59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