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41-1/20250723-00004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医疗概况 | 发布日期 | 2025-07-23 08:36:48 |
文号 | 浏览量 |
熊家广,男,汉族,1986年10月生,本科学历,主治医师,腾冲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组长。200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他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奉行着医生誓言。
在思想上,重视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活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持续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党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作为,自2010年7月从昆明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到腾冲市人民医院工作就扎根在临床一线。2012年积极参与到腾冲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建科。建科初期医生严重不足,几乎每天都泡在医院值班。他想既然不能作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就用那份坚守去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十余年间,他接诊了数万名患者,时常收到病人送来的一面面锦旗。
记得他刚到医院不久,一阵轮椅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急诊科医生送来一名颈部外伤的患者,伤口很小,也没有活动性出血,熊家广医生接诊后一看,情况很不好,加之患者没有家属陪伴,立即启动抢救流程,送至麻醉科手术,发现血压一直处于休克血压,考虑颈部大血管损伤可能,后在相关上级医生的指导下经过6小时完成手术,最后确诊为左侧颈内动脉损伤。这样紧急的复杂外伤在他的班上不知出现过多少次。更有趣的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立至今所有熊抓伤的患者都是熊医生接诊的。在耳鼻咽喉常见病他也是一把能手,这样让他快速成为科里的骨干。
他不但注重技术的提高,也注重知识的积累。在他白大褂的口袋里总有一本笔记本是记录临床上遇到的疑难问题。一有空闲时间,他要么在查看相关专业书做笔记;要么在线上观看手术视频。每年都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使自己能快速的接触到最新专业知识。他还善于总结自己的收获,在相关核心期刊共发表3篇论文。
他经常说医疗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事业,所以医生不能只顾自己的成长,更要注重团队发展。当他在医疗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或是发现一些新的解决方案时都会热心跟同事一起探讨分享。为了能带好实习学生,主动参加“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师资格”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教师。
心系患者疾苦,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他始终秉持“患者至上”的理念,在他负责科室业务的时候,考虑到以往做电子喉镜检查时需要患者做免疫学检查,等待的时间又长等情况时,经过多方询问及与医院感控管理部门协调后,目前有新的内镜消毒方式可以将消毒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可以免除做免疫学检查,但科室成本较以前增加很多倍。既然对患者有利,他决定启用新的消毒方式。所以最近以来他们科做电子喉镜既不用做免疫学检查,而且也缩短了等待的时间,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为跟好党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国”的步伐,结合目前腾冲空巢老年人逐渐增多,子女无时间随时关注父母健康的情况,他积极申请并组织腾冲市医共体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层巡回医疗,让贴心的上门服务惠及到每一位老年人。他上班几乎总是第一个到达科室,下班几乎总是最后一个回家的人,记得他爱人提起过“他胃不好,让他按时下班吃饭”,可他一脸严肃地说:“作为一名医生,怎能丢开病人就走,有多少病人等待就医就要认真服务完每一位病人才能放心下班,他们大多是从农村偏远地方几经周折才来看上病的,如果为了自己的安逸,你可知道他们背后为了能看上病耽误了回家、错过了最后一班车就要留城住宿一晚多花住宿费和饭钱吗?”。
熊家广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供稿:市人民医院
初审:王一杰
复审:张发胜
终审:李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