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101-9-/2020-0803027 发布机构 腾冲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财政预决算 发布日期 2020-08-03 17:06:2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腾财发〔2020〕90号《 腾冲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精神及腾冲市农业农村局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了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机构人员情况

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农业农村局下属的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内设主任办公室、支书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疫病监测室、疫病防治室。现有在职职工17人,退休职工8人,实有在编车辆1辆。

2、主要职能

参与拟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规划、措施、应急预案,并提供科学依据;负责全市动物免疫生物制品订购、批运、发放、调配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的管理;组织实施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的控制,承担免疫业务技术培训;负责动物疫病诊断、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及技术鉴定;负责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及疫情的扑灭和统计上报;负责辖区内兽药、饲料、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工作;负责防疫体系建设相关项目实施工作。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绩效目标依据充分,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划;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设立整体绩效目标依据充分。目标有利于促进事业发展;设定的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三公”经费预算及执行合理。具体目标如下:

1、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加强兽医技术培训和人才储备,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能力。

2、增加投入。在国家退出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后,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将猪瘟的免疫纳入预算,继续实施强制免疫,降低疫病发生风险,保障产业安全。

3、加强边境动物疫情的监测力度,做好监测预警,防止外来病的传入。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强化疫情防堵,强化应急预警处置,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4、抓好兽医实验室建设项目,有效提高动物疫病检测能力。

5、严格按《腾冲市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5-2020》方案要求,做好布病、马传贫、奶牛结核病、马鼻疽、小反刍兽疫的监测净化消灭工作。稳定马传贫、马鼻疽净化成果,密切布病、奶牛结核病、小反刍的监测。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2019年度预算基本情况

2019年,本部门年初预算收入3415420.3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2361947.27元,上年项目结转和结余资金安排1053473.08元。

支出预算3415420.35元,其中;基本支出2361947.27元,占69.15%,项目支出1053473.08元,占30.85%。

2、2019年度收支决算情况

⑴、2019年度收入决算情况

2019年度总收入4431628.86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378155.78元,上年项目结转资金1053473.08元。

⑵、2019年度支出决算情况

2019年度总支出3771490.45元,其中基本支出2528155.78元,占67.03%,项目支出1243334.67元,占32.97%。按支出经济分类:工资福利支出2407634.67元,占63.83%,商品和服务支出300061.78元,占7.96%、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0925.00元,占0.29%,资本性支出1052869.00元,占27.92%。

⑶、2019年结余情况

年末结转和结余项目资金660138.41元。其中非洲猪瘟疫病防控经费(省级)575372.00元、(县级)12264.90元,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监测评价72501.51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预算,具体情况为:

1、按相关要求、程序、预算报表格式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及预算说明,并按规定的时间报送市财政局。

2、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各项支出,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支出正常情况下,核定工资、公务费、专用材料费、设备购置等、修缮费、业务费等末级支出明细。

3、强化预算制度执行。切实做好厉行节约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预算管理制度要求,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严格公务接待费、差旅费、培训费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实行限额把关、一支笔审批制度,做到一事一公函、一事一审批、一事一结账。“三公”经费较好地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

4、严格按照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执行动物疫病防治及监测工

作,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提升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规范项目建设效益,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了解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

(二)自评指标体系

2019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按百分制量化设置一级指标:投入(15分)、过程(30分)、产出(30分)、效果(25分)等4个指标;二级指标:目标设定(7分)、预算配置(8分)、预算执行(15分)、预算管理(12分)、资产管理(3分)、职责履行(30分)、履职效益(25分)等7个指标;三级指标:绩效目标合理性(4分)、绩效指标明确性(3分)、在职人员控制率(4分)、“三公经费”变动率(4分)、预算完成率(5分)、预算调整率(5分)、结转结余控制率(5分)、预算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预决算信息公开性(4分)、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1分)、资产管理安全性(1分)、固定资产利用率(1分)、任务实际完成率(10分)、质量达标率(10分)、重点工作办结率(10分)、经济效益(5分)、社会效益(5分)、生态效益(5分)、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等20个指标。

(指标解释、指标说明、评分标准详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我们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部署,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

1.前期准备

按财政局的要求,制定评价工作计划、评价体系和评价内容,对评价工作进行系统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开展绩效自评工作。

2、组织实施

对照工作开展、资金使用、财务管理、产生的效益等情况,认真展了自查、自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督查到位。自评过程中,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做到材料准备详实、分析评价完整。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2019年,在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投入情况分析

1、绩效目标合理性得4分。其中: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得2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得1分;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得1分。

2、绩效指标明确性得3分。其中: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得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得0.5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得0.5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得1分。

3、在职人员控制率得4分。年末我单位在职实有17人。在职17人/编制17人*100%=100%,小于或等于1计4分。

4、“三公”经费预算数没变动,变动率等于0,得4分。

三公经费”变动率: [(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4944.69元-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9006.84元)/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9006.84元]×100%=-21.37%。下降的计4分。

投入合计得15分。

(二)过程情况分析

1、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3771490.45/预算数4431628.86)×100%=85.10%。完成得4.26分。

2、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1016208.51/预算数3415420.35)×100%=29.75%。因年初预算时没有专项经费预算,年内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导致预算调整数大,扣1.49分,得3.51分。

3、结转结余控制率=(本年结转结余总额660138.41-上年结转结余总额1053473.08)/上年结转结余总额1053473.08×100%=-37.336%。低于15%,得5分。

4、管理制度健全得4分;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计1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2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1分。

5、资金使用合规得4分。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1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计1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计1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计0.5分;⑤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计0.5分。

6预算信息公开得4分;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计2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计2分。

7、管理制度健全性得1分。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计0.5分;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3分;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2分。

8、资产管理安全得1分。①资产保存完整计0.2分;②资产配置合理计0.2分;③资产处置规范计0.2分;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帐实相符计0.2分;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计0.2分。

9、固定资产利用得好,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2396770.00/2396770.00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100%,得1分。

过程合计得分25分。

(三)产出情况分析

1、实际完成率得10分。实际完成率得分9.5=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指标得分95分/指标分值*10分,得9.5分。

2、质量达标率的10分。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10分

3、重点工作办结率的10分。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10分

产出合计得30分.

(四)效果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得5分。认真做好各种疫苗和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等工作,确保重要防疫物资储备。科学、节约使用防疫物资使用,提高防疫物资使用效率。认真落实节假日和各级重大会议期间应急值守工作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和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按照“早、快、严、小”的防控原则,严格采取“五强制”措施科学处置输入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发生的疫情有效扑灭,不扩散蔓延。将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农业产值提升空间大,直接效益不明显。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4分。

2、社会效益得5分。

(1)做好春、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情况。春防免疫统计畜禽存栏猪43.596万头、牛11.635万头、羊7.529万只,鸡152.245万羽,鸭11.22万羽,鹅5.87万只。秋防免疫统计畜禽存栏猪42.14万头、牛11.26万头、羊7.139万只,鸡149.78万羽,鸭10.01万羽,鹅4.87万只。

(2)积极开展动物重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2019年1-10月共调查界头、曲石、五合等9个乡镇60社区村委的1226户散户、14个规模养殖场的流行病学情况,调查没发现猪瘟等19种重要动物疫病的发生,调查发生的疫病以常规动物疫病为主,总发病率为3.29%,死亡率为1.37%,调查没有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3)按时完成各种疫病采样任务。2019年完成禽流感、非洲猪瘟、牛瘟、牛肺疫、小反刍兽疫、马传染性贫血等病原样品采样送检4225份。奶牛结核病检测20头,马鼻疽27匹,全部为阴性。

(4)按时完成免疫抗体、病源学检测任务。2019年上半年各种疫病免疫抗体检测各种血清样品共检测1249份。口蹄疫病源检测样品546份,家畜布病检测血清样品662头份。病源学采样送检样品2157份,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5)切实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排查,认真落实国务院非洲猪瘟排查到场、到户到畜双签字措施,排查生猪养殖户6.13万户,排查生猪65.25万头;积极参与非洲猪瘟设卡防堵,派出225人次参与保腾高速路腾冲收费站出口、腾璋路荷花囊炎两个卡点防堵防非洲猪瘟疫情传入;积极开展外调猪的非洲猪瘟的试验室监测,根据省市要求,先后多次采集样品送检,无阳性;开展日常监测,在养殖环节、流通环节、屠宰环节、餐饮环节采样送检的近3000份样品,没有检出非洲猪瘟核酸阳性。11月疫情发生后,疫控中心全体人员立即“5+2”“白加黑”投入到紧张的非洲猪瘟阻击战中:开展疫情排查、诊断、监测和疫情报表上报工作;组织调运消毒物资发放到各个乡镇和各大商场超市,并派出人员指导消毒方法;实验室立即紧急筹备所需物资,迅速开展PCR监测,在此次疫情中发挥重要的监测作用。

(6)完成了2018年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项目。项目完成后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国家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腾冲站),新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使我市实验室检测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单位的各方面工作都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和好评,但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带动群众增收还有待提高。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4分。

3、生态效益得5分。主要是在疫苗接收、保存、发放、销毁等疫苗管理制度,专人负责,严格按疫苗管理要求存贮、使用,提高疫苗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省疫控中心空疫苗瓶回收无害化处理制度,保证生物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全市春防期间共发放疫苗 65393瓶,回收销毁 62394个空瓶,回收销毁率达到95.41%;秋防期间共发放疫苗59810瓶,回收销毁57339个空瓶,回收销毁率达到95.87%。其次不发生大规模随意抛弃病死猪。

完成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5分。

4、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得10分。通过各项技术的指导及服务、相关项目的实施效果社会满意度调查显示,95%的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对动物疫控中心工作成效非常满意,5%的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对动物疫控中心工作成效基本满意计算得分。

效果合计得23分

综合评价结论,2019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客观进行自评打分,我单位2019年度综合评价结论评价得分95.3分。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是预算年度工作计划难以细化,绩效目标编制的质量有待提高,绩效指标的量化还不够,时效指标、质量指标不完整。二是头年编制下年的预算是按照近年常规工作情况预测的,更为具体的工作计划在后,导致工作不细化。三是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动物防疫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2019年度省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下半年才拨入,影响项目实施进度,造成年底结转资金过大。

(二)整改情况。

1、继续从严控制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一般性支出。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3、加强项目开展进度的跟踪,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

四、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结合评价结果,加强资金管理,增强资金绩效意识、合理配置资金,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补充和完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预算安排与项目绩效相结合。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下年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股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3、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规范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出租出借和收入管理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4、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5、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强化实施和资金支付工作。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根据工作职责,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及预算执行责任,明确项目管理主体,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保障项目实施进度高效有序。

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从资金源头入手,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合理使用,加强监管,做到开展好工作,又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做好厉行节约工作,确保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加强预算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使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4.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预算法学习培训,规范预算收支管理,严格按项目和进度执行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此报告是腾冲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整体绩效自评,包括所有经费收支。根据要求项目资金50万元以上另做项目绩效自评。本年我单位有1个项目—省级拨非洲猪瘟防控经费60万。

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