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101-9/20230309-00007 发布机构 腾冲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3-09 15:39:1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农发〔2023〕1号腾冲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腾农发〔20231


2022,腾冲市农业农村局六稳六保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任务,坚持稳粮、养牛、种药的基本思路,持续做好农业+”文章,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副现价总产值98.1亿元,增速5.5%农林牧渔副现价增加值65.89亿元,增速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7元,增速6.5%

一、2022年工作成效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引领全局工作

1聚焦理论武装,强化政治建设一是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局党组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多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学习全年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支部书记讲授党课73场次学习研讨72场次。

2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长效。全面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和发扬民主集中制,对三重一大事项严格执行主要领导四不直接分管及末位表态制度全年局党组会共研究三重一大事项20,召开集体谈话2,全覆盖开展廉政提醒谈话。

3切实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把意识形态工作同农业农村工作一同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对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培训力度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积极传播正能量

4强化班子建设,打造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严格党员干部管理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严格落实选人用人相关规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三农干部队伍

5注重实效,用工作实绩检验作风建设成效。深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围绕作风之问、思想之变、效能提升,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主题,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坚决稳住三农基本盘,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

(二)稳固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基础

1全力夯实粮食安全生产。一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4.5135万亩(水稻44.4万亩、玉米38.7万亩、大豆6.86万亩、大麦21万亩、马铃薯8.22万亩),同比增0.02%,其中:夏粮播种32.7万亩,同比增0.12%;秋粮播种91.78万亩,同比持平。全年粮食总产量达43.57万吨,同比增1.05%二是全力拓宽粮食生产渠道。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655.6亩,实现大豆平均单产72.1公斤,玉米平均单产508.7公。完成杂交稻旱种4019.2亩,平均亩产404.05公斤,完成下达目标任务。有序开展粮食种子储备。储备优质粮食种子10万公斤,品种为岫粳28

2全力保障粮、油、菜、果、鱼、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2022年全市种植油菜32万亩、蔬菜18.28万亩1.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3.3万亩、饲养畜禽292.8万头(只、羽),全年实现油菜籽产量5.03万吨、蔬菜产量19.47万吨、水果产量0.84万吨、鱼类产量0.96万吨、肉类产量9.54万吨、奶类产量0.72万吨、禽蛋产量0.24万吨,有力保障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稳定大宗农产品价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2022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6.67万千瓦,全市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1674台(套),完成农机作业总面积267万亩次,其中:完成机耕耙151.42万亩次,完成机播9.41万亩次,完成机收89.50万亩次,完成机电灌溉2.65万亩次。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5.4%

4加大耕地保护、修复和提升力度。一是大力开展大棚房”“回头看巩固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和大棚房问题自检自查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2019-2021年全市553宗农业备案用地进行拉网排查,并建立设施农业用地负面清单,强化源头管控,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二是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落实落地。已建设完成20212.4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2年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76万亩,争取到位资金10720.51万元。三是认真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3.45万亩,其中:安全利用12.16万亩,严格管控1.29万亩,安全利用措施落地完成率100%

5严格落实助农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全面完成耕地地力补贴工作。2022年耕地地力补贴资金7882万元,补贴标准64.66/亩,补贴面积121.899434万亩,补贴农户136813户,所有补贴资金已全部兑付到户,资金兑付率100%二是全面完成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工作。2022年累计争取到位实际种粮补贴资金三批共3428万元所有补贴资金已全部兑付到户,资金兑付率100%三是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工作。2022年实际投保种植业保险面积75.06万亩其中:油菜22.39万亩、水稻26.87万亩、玉米25.8万亩,收取种植业保费1548.1192万元。实际理赔金额887.6万元其中油菜405万元,水稻197万元,玉米231万元,玉米制种54.6万元2022年度养殖业保险投保能繁母猪保险36847头、育肥猪187413头、奶3158头,收取保费925.965元。有序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022年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85万元,完成兑付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1.994万元,受益户566带动受益户投资1798万元,新增农机总功0.995千瓦五是实施完成2022年农牧民奖补工作。对全市150.76万亩(其中:禁牧面积19.53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31.23万亩)草原面积进行奖补,共计兑付草原奖励政策资金474.55万元。

6加强农情监测。共开展农情调度398次,提供并报送文件和表格99份,定期开展形势分析,综合研判农业各阶段生产形势,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参考、工作指导和服务引导。

(三)聚力壮大农业农村经济,助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

1大力发展中药材、肉牛、万寿菊特色产业。一是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以天麻、黄精、茯苓、厚朴、银杏、美洲大蠊7大中药材品种为重点,全力做大做强腾冲中药材产业,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30.2万亩,建成美洲大蠊养殖基地35000平方米,实现中药材产量2.97万吨,农业产值20.2亿元。市被省级评为一县一业中药材特色县二是持续推行“1+3+6”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全市已建成177个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吸引鹏欣富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和美华集团等企业和本地养殖大户租赁养殖场114个,投产养殖场68个,共饲养肉牛10354头,养殖场租赁费用826.66万元。全市肉牛存栏21万头,出栏7.77万头,实现产值12.15亿元。三是坚持发展万寿菊产业,共在界头等12个乡镇(街道)种植万寿菊24245.3亩,涉及农户5325户,收购鲜花37727.1吨,实现产值4904.52万元。

2巩固提升烟、茶、生猪优势产业。一是全面完成烤烟种植和收购任务,2022年实际种植烤烟面积12.15万亩,收购烤烟33.54万担,实现烟农收入5.6亿元,烟叶税1.23亿元。二是不断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有人工种植茶园15万亩(其中:乌龙茶3万亩),实现茶叶总产2.32吨,其中红茶1384晒青茶5396烘青茶11787炒青茶2923乌龙茶630实现茶农收入7.56亿元精制茶加工产值15.3亿元。三是以稳定产能、突破加工、延长链条为重点,持续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生猪存栏64.31万头,出栏93.30万头实现产值20.3亿元。

3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一是休闲农业2022年末,全市已建成江东银杏村、和睦茶花村、司莫拉、茶博园、清河茶文化小镇、大地茶海、东山高原牧场、花缘里、深闺里、归云庄、鸵鸟庄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452个,直接或间接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人数达3万余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次786.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二是农业企业2022年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其中3户保山市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1户国家级龙头企业截至2022年末,全市工商注册涉农企业745户,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122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9个、保山市级龙头企业36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28.4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2.36:1。实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增5.8%三是农业品牌发展组织16家经营主体申报了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其中,14个企业和产品品牌、2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组织6户企业申报了云南十大名品,其中高黎贡山茶、腾药入选2022年云南十大名品。截至2022年末,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单位55家,认证基地面积192.42万亩,认证产品129个,认证产量7.47万吨;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地理标志商标13个,中华老字号”1个,云南老字号”3个。四是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培育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突出、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联农带农作用突出、农民组织化程度高、品牌影响力大的一村一品专业村镇,2022申报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保山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5。截至2022年末,马站和睦社区、兴华社区、曲石镇公平社区、清水镇清水社区4个社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认定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18个,占全市24个的75%,累计认定保山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镇91个,占保山市22839.9%2022年组织50家次企业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举办了农特产品展销、茶叶加工技能比赛。

4积极谋划、争取和实施农业项目。2022年共向上争取到农业项目41个,到位资金总额30637.263万元。谋划包装入库农业投资项目57个,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43.0045亿元,同比增34%完成保山市级下达40亿投资任务的107.5%

5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帮扶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的实施方案》,全市19个乡镇(街道)上线录入了84个企业、339个合作社同农户建立了双绑利益联结信息。覆盖脱贫户10666户,脱贫户双绑覆盖率达96.83%双绑带动农户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获得收益3.048亿元。通过企业绑定合作社,带动合作社盈利516.22万元。

(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1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建设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集成技术推广示范区3520推广种植加工型马铃薯云薯304”2980推广示范中高海拔水稻减肥减药技术100完成杂交稻旱种示范推广4019.39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30655.6亩。实施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78万亩推广种肥同播30万亩()灌施肥、水肥一体化3万亩。推广稻鱼综合种养9.76万亩全面开展猪人工授精提供猪精24540完成猪杂交改良11.88万窝。组织引入发放冻精20102支,全年完成冻改配种14520头,累计完成牛杂交改良34366窝。推广农田种草5.2万亩,建设林下种草养畜试验示范350亩,示范种植巨菌草、热研4号、王草3600亩。大力推广应用饲料青贮技术,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36.91万吨。

2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一是开展油菜新品种试验435个品种啤饲大麦品系多点试验136个品种水稻区试验342个品种,玉米区域试验114个品种,青贮玉米新品种试验122个品种,玉米镰孢菌病害发生监测试验130个品种杂交玉米制种试验76制种品种,大小春作物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肥效试验22二是加强槟榔江水牛生长和生产性能测定,加大对槟榔江水牛产奶性测定工作,共选择试验牛35头,测定产奶期6个月,最高产奶量达3.31吨,平均2.61吨。

3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全年共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52场次,参训人数8110人次,发放相关实用技术宣传资料16800份,现场指导农户30000余人次。其中:玉米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7场次40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会36场次1944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200畜禽科学养殖技术培训25场次110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农机技术实操演示培训80场次4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9000份;有害生物及其防控技术培训4场次4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500份。

4认真开展农业资源普查。完成槟榔江水牛、腾冲雪鸡、明光小耳猪、腾冲绵羊、腾冲马13本地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系统录入率100%。完成2020-2022年全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征集资源38份,其中:粮食作物19份、经济作物10份、蔬菜4份、果树5份。第三次土壤普查采集土壤样点1221

(五)持续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乡村发展活力

1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资产增减变化核查工作,资产总额59.71亿。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114个,发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证书1700本,发放村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证书正副本114套。完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管理系统录入工作

2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全年农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1.6万亩,累计流转面积达18万亩,占承包地面积137.49万亩的13.1%

3认真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规范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健全完善代理服务中心的各项制度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级经营性收入统计2022年底全市所有村的村级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0-50万元的村185个;50-100万元的村25个,100万元以上12个。

4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联审联批联管工作。2022底,全市19个乡镇(街道)共受理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村宅基地申请1947宗,审批1924宗,审批率98.8%,涉及土地面积359546.66平方米;原址翻建218宗,改扩建3宗,易址建新拆旧220宗,分户建新1483做到了应批尽批。

5积极处置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纠纷2022年接待来信来访累计63250多人次处置土地纠纷案件24已办结19起,正在办理5起,有效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6有序推进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工作。全面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着力壮大集体经济,制定下发了《腾冲市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的实施方案》,截至12月底,全市完成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乡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9,完成率100%村级农民合作社189个,完成率91.75%。其中13个乡镇街道实现乡镇级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村级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全覆盖。

(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1加快美丽村庄建设。30个美丽村庄已陆续开工建设,曲石公平社区、马站兴华社区省级美丽村庄奖补项目正在组织实施。2022完成投资4923万元。

2稳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建设省级绿美乡镇1个(和顺镇),省级绿美乡村5个(曲石镇清河社区下表院自然村、马站乡和睦社区段家巷自然村、荷花镇甘蔗寨社区甘蔗寨自然村、五合乡联盟社区帕连自然村、蒲川乡清河社区街子自然村)评选绿美庭院”500户。

3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共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108786座,涉及农户120703户,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0.12%。新建100户以上自然村农村公厕33全市已累计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748座,其中:中央、省级公厕343座,保山市级消除旱厕405212个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已实现无害化卫生公厕全覆盖公厕管护制度、公共厕所管理达标制度已上墙,公厕清扫保洁已按照三净两无一明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地面无粪污、无蝇蛆,灯明标准执行。

(七)依法开展农业执法监管,维护农业行业安全

1依法实施行政许可。2022年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423件,其他行政权力事项41件,共464件。其中:拖拉机驾驶证309件,农药经营许可证41件,种子生产经营备案22件,动物防疫条件许可29件,兽药经营许可证26件,规模养殖场(小区)备案19件,植物检疫证12件,生鲜乳收购许可证2件,生鲜乳准运证明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诊疗许可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1件。

2依法开展农业执法监管。一是依法开展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2022全市共开展动物产地检疫420701头(只、羽),开具检疫合格证明23838张;开展动物外调检疫262873头(只、羽),动物产品检疫1001.25吨,开具A160张、B3828张;开展生猪屠宰检疫134008头,检疫合格133866头,不合格142头,不合格产品已全部无害化销毁处理,开具检疫合格证明133866张;开展植物产地检疫6批次,面积2992亩;开展植物外调检疫34批次。依法开展农资经营监管2022年共举办农药、兽药、种子经营人员培训班19期,参加培训人员1370人,三是依法开展农机监管。2022上门服务办理农田作业拖拉机注册登记85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24注销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3678,变型拖拉机年度上线检测469台。

3认真开展农业安全检查。全面加强农机渔业、农村沼气、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猪屠宰检疫疫情防控农资生产经营安全检查累计出动农机检查人员491人次,检查农业机械1383台次,农机驾驶人员956人次。查出农机未检作业11台次,扣留驾驶证4本,吊销驾驶证2本,开展批评教育75人次,查处农机无证驾驶操作6人次。对全市40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畜禽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共进行畜牧安全生产培训21次,发放畜禽养殖场(户)安全生产宣传指导手册3000多份。出动执法车辆20辆次,执法人员8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68份,开展渔业安全检查。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1099份,合格率98.6%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27份,合格率为100%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样检测3批次,合格率为100%兽药、饲料农药等农资质量抽样检测50批次,其中饲料15批次、兽药30批次、农药5批次,饲料合格率73.3%、兽药合格率96.7%

4深入推进农业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种子市场检查、农兽药专项整治、转基因标签标识检查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46人(次),出动执法检查车辆190辆(次),重点检查19个乡(镇、街道)集市,共计832户农资批发、零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共检查种子品种156个,代表数量30000公斤。检查农药品种207个,代表数量5000公斤。检查化肥15个品种,代表数量1000吨。检查农机经销商25家,水产养殖户26户。检查兽药经营单位42户,检查畜禽屠宰单位3户,检查饲料经营单位170个。

5加大农业安全生产宣传。依托科技三下乡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机安全宣传七进科技宣传周等活动开展,进一步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科技知识,累计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55100份,宣传培训57场次,现场宣传4184人次,接待咨询群众3800人次,张贴挂图300份。

6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5起(一般程序15起),结案15起,共收缴罚没款18.3105万元。其中种植业领域实施处罚6起,收缴罚没款3.05万元;畜牧兽医领域实施处罚9起,收缴罚没款15.2605万元。查获非法捕捞2起,没收粘网9张(980米)、地笼11条(288米)、电鱼器2台,并现场对违法人员进行渔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和教育

(八)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

1认真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严格落实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全年累计发生病虫草鼠害农作物面积413.59万亩,指导全市大小春病虫草鼠害防治590.76万亩次发布《病虫情报》101000多份,印发病虫草鼠防治技术资料11300份。

2积极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全年生猪、牛羊、家禽群体免疫密度分别达到91.8%91.26%84.55%。开展动物疫病采样监测采集监测样品16475份,共检出阳性509份,均进行了相应的净化处理。72个村1449户养殖户和44个规模养殖场进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2022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3.全力开展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全面开展福寿螺、巴西龟、小龙虾外来入侵生物普查。开展9个外来入侵病虫害病虫普查,普查面积约25万亩。加强薇甘菊防控,全市10个乡镇29个村有薇甘菊发生点504个、累计发生面积1401.49亩,通过防控,502个发生点、面积1394.99亩的薇甘菊被灭绝并已恢复生态。

4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用技术三江流域、重点生态保护区,建设化肥减量技术服务示范1.2万亩,全面推广油菜、大麦、马铃薯等作物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水稻(万寿菊)秸秆机械粉碎+腐熟剂还田等技术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

5不断提高废旧农膜化肥农药废弃物回收利用2022年全市农膜总使用面积20.384万亩,农膜总使用1720.45吨;地膜使用面积19.969万亩,地膜使用量1401.45吨。农膜回收1518.41吨,回收率88.26%;地膜回收1224.21吨,回收率87.35%共设立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9个,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31.46

6不断强化农药减量化监测力度。在全市选定代表性调查户30个,开展农药使用情况监测,据监测数据显示,全市累计年销售使用农药406.45吨,同比减少3.23吨,减0.79%。其中:化学农药使用量379.5吨,同比减少2.54吨,减1.8%

7全面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22年腾冲市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435783.38吨,可收集量为418815.88吨,秸秆综合利用量384724.26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1.86%。

8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2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为93.91%,同比增长0.29百分点,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配备率为100%,全面完成中央、省、市下达的任务目标。

9积极探索推广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有序推进全市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起草《腾冲市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实施方案》,建成投产符合动物防疫条件、无害化处理工艺、环保要求的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1个,收集处理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产生的病死畜禽28000余头(只、羽),有效遏制了随意丢弃病死畜禽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产业发展争地现象依然突出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及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在增加,例如,近年来全市中药材、万寿菊、食用菌、百香果和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发展产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形势严峻。

(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慢产业有规模,但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设备,缺乏品牌带动,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带动。

(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粮食价格整体偏低,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2022年,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较去年同期增幅巨大,如:尿素每吨上涨1250元,一般复合肥每吨上涨1000元,除草剂草甘磷每吨上涨4万元,薄膜价格上涨10%,农资总体价格较去年上涨40%以上。加之今年粮食收购价普遍下降0.12—0.22/公斤,导致农户种粮收益下降。

(四)农业项目社会投资不足受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一些涉农企业对农业投资信心不足,大部分农业投资项目已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农业社会投资后劲不足。

(五)市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导致相应的农业农村发展扶持资金到位率和拨付率较低,对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业农村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较大影响。

(六)农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近年来,因工作需要,农业农村系统各二级单位在职在编技术人员被大量借调、抽调从事其他工作,加之今年多数二级单位出现集中退休情况,使11个局属二级单位均出现人员极度短缺情况,如不及时补充新生技术力量,将影响本职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2023年计划实现农业总产值107.9亿元,同比增10%以上;实现农业增加值70.4亿元,同比增6.8%以上;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76元,同比增10%以上。

)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目标

1全力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4.5万亩以上,其中: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示范种植1万亩,烟后玉米种植1万亩,杂交稻旱种示范种植0.5万亩实现粮食产量43.2万吨。

2积极开展冬油菜种植。全力指导各乡镇(街道),抢抓节令扩种冬油菜,确保冬油菜种植面积在34.44万亩以上。实现油菜籽产量5.37万吨。

3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确保全年粮、油、蔬、果、鱼、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3.2万吨、5.37万吨19万吨、0.9万吨、1万吨、11.5万吨、0.25万吨和0.8万吨。

4扎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7.85万亩,其中:新建5.42万亩,改造提升2.43万亩。

5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严格落实农机购置政策,加大农机试验示范推广,大力支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确保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7%以上。

6继续培育壮大中药材基地推动健康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年内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1.2万亩以上,产量达3.1万吨,实现产值21.3亿元。

7认真落实“1+3+6”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多举措招商引商,继续抓好扩群,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年末肉牛存栏达22万头以上,出栏达7.9万头以上。

8全力稳定生猪产能。力争年末生猪存栏达77万头以上,出栏达110万头以上。

9持续推进茶园绿色建设。进一步做优大健康茶产业,巩固好15万亩茶园种植面积,新增绿色种植面积0.5万吨,不断提升茶产品品质,确保茶叶产量达2.3万吨。

10扎实抓好烤烟产业。完成烤烟种植面积12.06万亩,收购烟叶33.5万担,实现烟农收入5.86亿元、烟叶税收1.3亿元以上。完成雪茄烟种植面积300亩,调制干烟叶600担,实现烟农收入200万元、烟叶税收40万元以上。

11持续发展万寿菊产业。确保种植面积在2.5万亩以上,全面完成4.75万吨的鲜花收购任务。

12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水平2023培育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5户以上,家庭农场8户以上,力争认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保山市级龙头企业1户,保山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户,腾冲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户,保山市级家庭农场8户。争取1户企业或产品进入云南十大名品名单,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镇5个以上。计划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50亿元以上,同比增10%以上

13持续巩固强化农业产业帮扶机制持续推动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发展,实现双绑利益联结真正形成。同时督促、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规范签订利益联结协议,诚信履约,让农户尽可能多地分享产业发展收益。确保全市农业产业帮扶双绑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4稳定农业投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要素保障服务,落实农业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刺激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行业。同时加快推动生猪调出大县、高标准农田、受污染耕地污染治理耕地地力提升、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肉牛定点屠宰场、绿美乡村、厕所革命等在建和新建农业项目落地实施,力争全年完成农业投资45亿元以上。

15深入推进乡村建设。2023新建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33座,按上级要求实施好农村卫生户厕、公厕管护工作继续规划建设精品示范村2个,并抓实抓好2022年已建4个示范村扫尾验收工作。规划建设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乡村4个,市级绿美乡村195个,并积极做好相关要素保障。

16强化法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法治腾冲建设规划(2021-2025)重要举措分工方案》《腾冲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和《腾冲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重要举措分工方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新台阶。

(三)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一是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年”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二是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四风”问题,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腾冲市农业农村局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