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腾冲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县市,市内有24种少数民族,其中傈僳族、傣族、回族、白族、佤族、阿昌族为世居少数民族,傈僳族为跨境民族,阿昌族为人口较少民族。有荷花、猴桥2个民族乡镇,14个民族村,148个少数民族自然村。2017年末,全市人口682720人,少数民族57846人,占总人口的8.47%。
改革开放来,腾冲市把民族工作作为维护边疆团结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民族乡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民族政策,努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过去,提到到民族地区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多是“羊肠小道”、“刀耕火种”、“人背马驮”等形象,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地区早已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市14个民族村均设立了村卫生所、农家超市、文化活动场所,水、电、路通达率达100%,教育、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显著提高。全市共建成8个少数民族示范村,1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各民族形成了自身特色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全市少数民族文化成蓬勃发展之势,已成为腾冲实施“文化名市”战略,打造边疆民族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