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39-0-11_B/2017-0424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17-01-03 10:24:4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各部门的关心指导,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坚持以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科学谋划中求奋进、在转型发展中求跨越、在攻坚克难中求突破、在保障民生中求和谐、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聚力量,各项工作稳步开启十三五新局面,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市教育基本情况

全市有教职工6753人,各级各类学校407130051人。其中,小学235校(点)54922人;初级中学2129658人,普高915327人;职高16199人;幼儿园13923822人,特殊教育学校1123人;教师进修学校1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招生92人。

二、2016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防范教育为主渠道,全面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认真学习解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面从严治党。三是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督查招生、基本建设、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影响恶劣的师德师风问题。四是局党委与14所市直校园和18所乡(镇)中心学校、局机关股室,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五是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新调整校级领导和股(室)负责人50余人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和廉政考试。六是抓好机关作风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加大信访调处力度,坚持有报必查,有访必复。受理群众信访42件,办结42件,接受96128热线专机查询2次,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100%

(二)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目标,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全面改薄资金1.85亿元,新建校舍7.94万平方米、运动场2.51万平方米,配置中小学音体美器材85套、图书23.6万册、多媒体设备412套。腾冲职教园区和珠宝学院开工建设,封顶1414.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5亿;东山一贯制学校正式启动,幼儿园主体工程动工,小学及初中部基础处理工作有序实施,完成投资8000万元。投资1.56亿元实施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工程,建成教育专网及信息网络中心,配置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1560套、计算机5740台、计算机教室109间、网络阅卷系统47套、校园网集成30校、录播教室18间、专递课堂设备12套、校园电视台6间、STEM教室一间,三通两平台建设圆满完成。

(三)以备考为突破口,确保中高考成绩处领先位置。一是狠抓中高考备考工作,加大对学情、教情、校情的研究,重点分析两次省统测成绩,及时查缺补漏,全力冲刺。二是追踪全国、全省高考研讨会,研究考纲,细化考点,传达至每一位学科教师。参加高考4958人,600分以上261人,其中,3名学生进入云南省理科前50名,一本上线率18.68%,二本上线率53.73%,本科上线率73.60%,总上线率98.81%,高考成绩综合排名始终处于保山市前列。中考优分率72.33%,占保山市的54%

(四)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提升学前幼儿保教水平。一是科学制定《腾冲市学前幼儿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计划》有序、规范推进学前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城区三所公办幼儿园为示范,分别挂钩指导各乡镇学前幼儿教育,整体提升保教水平。三是督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实施,有效遏制小学化放羊式极端教育趋势。四是启动实施省教育厅确定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项目,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监管,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制度。目前,全市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班)率96.44%,比上年增加3.98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75.5%,比上年增加6.57个百分点。

(五)以国家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为契机,切实推进教育公平。一是按照均衡县发展指标,均衡配置师资、教育教学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有效推进。二是严格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严禁跨片区招生,控制城镇学校大班额增多趋势;同时,保障随迁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三是继续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巩固两基国检成果,确保学生上好学。四是规范办学行为,狠抓一日常规,严禁补课,减轻课业负担,健康发展学生身心。目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9%,巩固率99.87%;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学龄少年毛入学率119.08%,巩固率98.63%201612月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正式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六)以打造特色高中为目标,推动高中教育内涵发展。一是重点改扩建腾一中,建设腾三中、腾四中两所乡村完中,新建职教园区,谋划搬迁腾五中到一职校,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和容量,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逐年提高。二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整体提升高中办学质量与水平。腾八中晋升为省级一级三等、腾四中晋升为二级一等高完中,省一级完中增至3所。三是结合全市产业调整,整合专业建设,培训实用技术,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目前,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01%,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职高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8%以上,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8614289人次。

(七)以项目倾斜为扶持,促进民办、特教和民族教育持续发展。一是总结推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移动教育资源项目成果,坚持国培项目送教下乡活动,有效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二是积极向上申报资金补助,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总量,为3所民办幼儿园申请专项资金30万元。申报新建文星、东方幼儿园。三是按1:3配齐配足特教师资,新建特教学校塑胶运动场,配置康复、培智等功能室,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得到保障。目前,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有24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民办学校1校,民办幼儿园16所。

(八)以师资培训为重点,不断补充质量提升的营养源。一是把好新教师招录关,补充新生力量,按照需求和编制共招录新教师117人,(特岗教师94人,普岗教师23人)二是主动开展国培省培项目,坚持校本研训和送教下乡,按照《教育局教师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全年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500人次(校长培训170人次)。三是制定实施《腾冲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试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40人次。四是完成教师资格、职称过渡审核,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向乡村教师倾斜工资待遇、职称晋级和培训。

(九)以常规管理为主导,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真,督导《守则》、《规范》实施情况,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二是开展创文”“创卫”“日行一善”“书香校园”“拜师仪式和节日庆典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生态文明良好品质。三是分别创建文明学校绿色学校” 3所和10所。四是按照育人功能,建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丰富德育内涵,提高德育功效。五是坚持树立榜样,推评省、市先进集体与个人10个和621人。六是开齐、开足课程和课时,强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组织开展运动会和大课间活动,以青少年为主加入腾冲代表队,参加保山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腾冲金牌、奖牌总数均居第一。七是发展校园足球,申报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5所,启动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选队参加保山市比赛,高中、小学代表队均获冠军。八是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腾八中为省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示范学校,界头、芒棒中心小学、曲石中学为保山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十)以惠民政策为保障,保证学生就学一个都不能少。一是健全贫困生关爱机制,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三类残疾儿童就学保障制度;构建起从幼儿到大学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投入资金6805.8万元,惠及义务教育阶段266所中小学81309人。三是发放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7098.4万元,免费教科书920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5617.7万元49150人;特教学17.1万元137人。四是爱心圆梦大学、润雨计划、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资助大学新生170.5万元624人,省学费代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125.5万元83人,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3732.8万元5851人,大学生创业贷款55万元6人,滋蕙计划189万元奖励高中生945人。

(十一)以演练督查为常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学校安全一岗双责,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任务分解,落实到岗,责任到人。二是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三是通过现场培训会、视频会、现场演练和展板宣传、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四是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安全紧急疏散大演练,会同公安、文化、卫生、工商等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五是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禁毒防艾知识测试,知晓率达到国家标准。一职校获防艾人民战争先进单位,2人获先进个人,1人获我身边的禁毒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六是创建市级平安校园3所,县级平安校园17所。

(十二)以教育宣传为导向,树立腾冲教育新形象。一是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正确舆论。二是参与最美腾冲人、永昌教学名师、云岭名师的推荐活动,向外展示腾冲教育人的良好形象。三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政府网站等媒介宣传教育改革发展新动态、新成果和新政策。在腾冲新闻网、《腾冲》、腾冲政府网等媒体发表562篇(条),在《保山日报》、保山新闻网等市级媒体发表68篇(条),腾冲电视台播出教育新闻71条,播出学校专题片2集,编辑出版《腾冲教育园地》25期。

(十三)以挂包帮”“转走访为平台,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建立扶贫大数据平台,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入户调查及数据收集工作。6月对五合乡金塘、整顶、腾朗和花寨村91户挂钩户回访,并入户走访53户新增挂钩户;10月对139户挂钩户回访。二是派出2名同志到五合官田村担任驻村队员,配合开展扶贫工作。三是为五合贫困学生争取到148套文具和6000元现金;对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在读高中生、大学生进行登记,进行资助;与25名留守儿童进行互动交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幼儿园配备比例低,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班比重大。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办学效益不高;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够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三是高中教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与办学条件的矛盾较为突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匮乏。四是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校舍修缮改造任务重。五是由于设施设备不足,艺体教育推进迟缓。六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七是随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的建成,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需加强。

四、2017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继续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为准绳,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核心,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夯实基础与重点突破兼顾,优先发展与管理创新同抓,内涵引深与质量提升并举,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育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将腾冲打造成背靠内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周边区域的国内知名、省内一流、市内领先的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

(二)目标任务。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100%,农村幼儿(学前1年)入园率达到87%以上,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6%以上,在园(班)幼儿24800人;小学、初中在校生分别为56400人和29600人,入学率100%,巩固率分别为99.8%99%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100%;普高在校生15300人,职高在校生820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普职在校生比达1:0.8;完成各类教师培训2500人次。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学校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监督保证作用。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纳入教育的全过程。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坚决制止招生、考试、收费等方面的不正之风,遏制和惩治教育腐败。

2.继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是重点实施职教园区(含珠宝学院)、东山一贯制学校、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全面改薄等项目,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二是按照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学校装备水平,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备达省级一类标准。其中以确保每年装配教育教学仪器(价值)3000万元,依托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小学计算机人机比达19:1,初中达91(标准为小学20:1,初中10:1);图书总藏量达143.9万册。

3.提高农村办园质量,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规模,均衡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一是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教育工作,基本形成3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实施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教育幼儿入园率达到76%。二是逐步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规模,以乡村投入为主;三是逐步增加学前教育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四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五是积极探索建立普惠性社会办园奖补机制,对达到办园基本标准,面向大众,收费不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或接受当地政府指导价的普惠性社会办园,给予适当奖励。

4.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抓好高中扩容提质。一是继续抓好两基巩固提高,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继续实施百校达标工程,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牢固树立高位均衡、以人为本、品牌引领三大理念;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总体质量和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继续推进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使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高位达标;进一步细化监督评估机制,继续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要求开展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二是进一步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以扩容提质为核心,力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推进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5.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积极发展民族教育。继续建设完善腾冲市特殊教育学校,按13的师生比配足配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100%。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全面提高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继续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移动教育资源项目,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加强民族乡(镇)寄缩制学校建设,加大民族乡(镇)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民族教育发展水平。积极实施国门学校建设项目,打造国门学校新形象,吸纳缅籍学生接受教育,努力迈出对外开放教育新步伐。

6.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做好教师队伍的准入、培养、培训、考核工作。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新聘教师入口关,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按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农村教师,3年内农村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到位,确保各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统一教师调配制度,促进师资的优化配置。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依法维护教师权益,积极落实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逐步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中心,积极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认真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将全市农村教师轮训一遍;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打造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队伍。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100%100%100%95%98%小学教师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90%初中教师达本科以上文化水平,普通高中教师在学历达标的基础上,具有硕士学历的比例不断提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0%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型的比例达50%以上。

7.认真指导,严格审核,进一步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一是落实国家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和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工作。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学生和励耕计划特困教师资助国家补助资金,提高补助比例;开展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创业贷款工作。三是动员全社会捐资助学,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长效机制,推进爱心圆梦大学活动;保障农转城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视同仁接受义务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关注特殊儿童成长;与妇联、民政等部门开展亲情关爱活动,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四是加强对各类惠民资金发放的监督监管,保证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8.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创新安全管理体制,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加大校园及周边整治力度,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教育。高度重视地质、校舍安全监测和巡查。大力组织开展安防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强信息研判、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及时消除影响校园稳定的隐患,做好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管理,全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9.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布局。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开展教育合作交流。充实中缅及南亚、东南亚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内涵,开创人文交流新局面。贯彻《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探索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走出去的发展模式。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探索招收南亚、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以及与港澳教育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