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39-0-/2018-1109007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发布日期 | 2018-02-21 11:20:03 |
文号 | 浏览量 |
腾冲市教育系统政务公开载体管理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政务公开载体主要形式、管理机构及职责、管理原则、总体要求、实体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触屏一体机、传统媒体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腾冲市教育局政务公开载体的管理工作。
一、政务公开载体的主要形式
除政务公开网络平台及新媒体以外的其他政务公开载体:
1.实体公开栏(信息公告栏、宣传栏);
2.电子显示屏;
3.触屏一体机;
4.传统媒体类(广播、电视、报刊);
5.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取政府信息的方式。
二、管理机构及职责
1.教育局办公室负责指导监督全市教育系统政务公开载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2.各政务公开主体负责本学校政务公开载体的具体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
1.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原则
公开载体的使用单位应做好载体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及时维护和更新信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确保所提供的信息与本单位所掌握信息的一致性。
2.灵活选用原则
各政务公开主体应大胆创新,多形式、多渠道选用公开载体,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选用适宜的载体向社会公开。
3.及时便民原则
各政务公开主体在载体新建、使用过程中应以方便群众知情、参与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丰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并及时发布和更新政府信息,以方便群众快捷查询。
四、总体要求
(一)设置要求
1.设置实体公开栏。
2.乡镇中心小学、完中、一幼、二幼、三幼,应设置电子显示屏。其它政务公开主体可结合实际选择性设置。
3.实体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触屏一体机等公开载体应当设置在各政务公开主体办公区域内的醒目位置,方便服务对象了解查询,考虑同办公区域的整体协调性。
(二)人员配备
各政务公开主体应当安排1-2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公开载体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日常要求
1.各政务公开主体至少设立1种以上公开载体公开信息,进一步规范完善公开载体栏目设置,严格落实信息收集、审核、发布、更新制度,将公开载体的更新维护任务落实到具体承办人。
2.按照“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动态内容定期公开、重大事项及时公开”的原则,结合本单位职能职责和主要服务对象的关注热点做好信息更新工作,确保公开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全面性。
3.做好电子公开载体用户名、密码保管工作,定期变更密码,严禁非管理人员在控制电脑上操作。
4.各政务公开主体要定期对实物载体维护保养,如有损坏及时维修,确保整洁、完整,电子设备安全有效运行。故障维修应尽量避开使用高峰期。
5.教育局办公室负责对各政务公开主体的公开载体日常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五、实体公告栏
所有学校应按以下要求设置公告栏,综合办公场所的政务公开主体可结合实际调整规格。
1.规范形式
专栏应设在政务公开主体比较醒目的地方,以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监督。专栏可使用电子显示屏、展板、喷绘、橱窗等固定形式制作。
2.规范名称
本着“规范、实用、简单、明了”和“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监督”的原则,统一名称为“×××政务公开专栏”。
3.规范规格
专栏的修建、改善,要坚持做到防雨、防晒、实用、美观。可根据公开量和场地,结合条件精心设计,合理裁定版面,方便群众观看。
4.规范内容
专栏内容可分为“固定”和“活动”两个板块。“固定”板块一般公开机构设置、职能职责、人员信息、服务事项、监督投诉等;“活动”板块结合各政务公开主体职责,选择适宜通过专栏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六、电子显示屏
1.播放时间
一般情况下,正常播放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的正常办公时间,如有特殊情况可更改播放时间,电子显示屏设置在公共区域内的,应根据实际调整时长。
2.发布内容
做好电子公告内容的收集、编辑和播放,播放内容应简明扼要,并经有关领导审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要考虑内容的重要程度和时效性,优先发布重大信息和紧急信息。画面播放的速度应保证服务对象能完整获取该信息。信息发布后要做好播放文件、影像资料的整理归档。
严禁各政务公开主体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商业广告。
3.发布时限
及时更新内容,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等在每个工作日滚动播放;重点公告、通知在有效期内播放、无期限的根据实际情况播放;重大会议、重要节日工作的宣传标语等内容按所需的实际时间滚动播放。除维修外,不得长期停止播放。
4.规范设备管理
安排专人管理维护设备,定期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严格按程序开、关控制电脑,并保持屏体清洁和电脑主机的良好性能状态。
七、传统媒体类
1.畅通媒体渠道
各政务主体应当加强政务公开与新闻宣传的联动,创造条件邀请新闻媒体列席有关重要决策会议。除涉及国家秘密外,涉及公众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活动,应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素材,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平台公开信息。
2.信息审核
各政务公开主体要加强信息审核工作。
3.及时回应
实做好社会关切事项的回应工作,密切关注涉及政务公开的重要工作部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务舆情,及早发现相关舆情和热点问题,及时同职能部门联系,通过广播电视传递信息,正面引导社会舆论。
4.扩大宣传
大胆创新,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开发以基层政务公开为主体的多元化节目,针对政务公开主体提供的常规类、热点类、重点类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及知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