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创新机制激励“省管县用”医疗人才
如何让省级医院派出的优质医疗人才在边疆“留得住、用得好、有成长”?腾冲市通过大胆赋权、设立专项荣誉、搭建成长平台、完善保障机制等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激发“省管县用”帮扶专家的热情与创造力,实现了专家个人价值、受援医院发展和边疆群众健康的“多赢”。
实职赋权,搭建干事舞台
腾冲市人民医院突破常规,为帮扶专家赋予实职实权。帮扶团队队长朱滢被任命为院长助理,深度参与医院核心管理决策。其余专家分别担任相关科室副主任或副护士长,直接负责业务管理、质控和学科规划。这种“管理赋权”让专家们从“临床骨干”转变为“决策骨干”,牵头推动了DRGs付费改革、医疗质控体系升级、护理流程优化等关键项目,并针对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短板开展专项提升,主人翁意识和干事热情显著增强。
荣誉激励,提升价值认同
为充分肯定帮扶专家的贡献,腾冲市人民医院专门设立“医疗帮扶贡献奖”。2024年,首批帮扶团队队长朱滢、肾内科专家杨燕等一批表现突出者获此殊荣。隆重的表彰仪式和广泛宣传,营造了“尊医重卫、感恩帮扶”的浓厚氛围,极大提升了专家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平台筑基,助力双向成长
腾冲市将帮扶期视为专家宝贵的“基层淬炼”机会。一方面,积极支持专家建立个人工作站(如万苹、杨景晖、金以超、郭瑞金等专家工作站),依托平台开展高难度手术、新技术应用和科研。成效显著:医院四级手术量从2023年的1386例跃升至2024年的1683例,2025年上半年已达1159例,预计全年将突破2000例。另一方面,鼓励专家与本地骨干“结对子”,通过带教、手术指导、科研合作培养人才。专家们在“传帮带”中,也积累了宝贵的基层管理经验和复杂病例处理能力。例如,朱滢指导的本地医生胡梦琳在大理大学教学比赛、云南省全科医师病例竞赛中获奖。
机制保障,确保接续有力
为确保帮扶工作连续稳定,腾冲市在首批团队任务圆满完成后,积极协调省级资源,于2025年6月顺利迎来第二批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省传染病医院、省老年病医院选派的专家团队接力进驻。有序的轮换机制保障了帮扶力量不断档、医院发展不停步。腾冲市卫健部门持续优化服务保障,在生活安置、工作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为专家团队解除后顾之忧。
图片提供:王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