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绮罗︱腾冲最大的菜篮子○枫桥管理
腾冲市腾越街道上绮罗社区的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社区地处腾冲城郊来凤山东南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早在20世纪初便有农户开始专业化种植蔬菜,并逐步形成以露天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技术革新,社区引入大棚种植技术,蔬菜产量与品质显著提升,逐渐成为腾冲市主要的蔬菜供应基地。
上绮罗社区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后,承担着腾冲市80%以上的蔬菜供给,腾冲及周边县区超过100万人的一日三餐与这里密切相关,成为腾冲市目前管理最规范、服务最到位、效益最突出的蔬菜批发市场。
作为腾冲最大的“菜篮子”,腾越街道上绮罗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聚焦蔬菜产业等措施,成功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社区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菜篮子”装满“幸福感”。
“民意清单”服务“菜园子”
“蔬菜基地部分主干道和多条小路未安装路灯,夜间村民出行不便。”
“为了加强管理,菜地监控要着安装。”
“蔬菜基地的机耕路硬化要实现全覆盖就好了。”
......
这些“小事”都是社区两委成员杨松的《民情日志》记录着的菜农诉求,也是社区践行“枫桥经验”的着力点。
“2024年来,上绮罗社区通过“清单式”推动,对2条主路和5条小路安装了路灯70盏,安装了摄像头60个,菜农夜间作业安全得到保障,并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硬化机耕路10万平方米,实现了机耕路全覆盖。如今,路变平坦通畅了,新装路灯也照亮了村民回家路。”上绮罗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承溢说。
上绮罗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微治理”模式,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社区党总支牵头制定需求、资源、项目“三清单”,与共驻共建单位签订协议,定期召开兼职委员会轮职会议,共商社区事务,研究问题解决办法。此外,社区还建立了“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组织300余名普通党员和700余名在职党员亮身份、亮责任、亮承诺,积极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事项130余项,解决群众问题117个。同时,社区党总支每年为群众解决10件以上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网格化管理护航“菜篮子”
起早贪黑的菜农和来来往往的货车司机支撑起了腾冲蔬菜供应链一天的高效运转。
“我们绮罗批发菜市场共有蔬菜摊位102个,每天来往的货车有近百辆,人多了,矛盾纠纷的苗头自然不会少。”上绮罗社区副主任说道。
据了解,上绮罗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将社区的12个小区划分为10个网格区,由9名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67名下设支部书记、小组长担任网格员。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社区还成立了义警中队和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2024年初,社区网格员老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在绮罗菜市场巡查时发现蔬菜摊位的陈某以种种理由拒绝向货车司机老曾结算运输费用,双方产生纠纷,调解员老周看双方僵持不下,陈某的摊位也没法正常经营,便将情况立即上报社区,社区迅速组织调解小组,成功化解了矛盾。这种“网格+调解”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还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共治共享鼓足“钱袋子”
“现在我们种的蔬菜不愁销路了,每天只需要把菜交到蔬菜配送中心,真是又省事又省心。”菜农老段高兴地说道。
“为了更好的提升服务和打开销路,我们在菜市场内分设了自产自销区和蔬菜批发区,为商户和群众清晰定位了买卖需求,还孵化了‘招菜进宝’和‘顺易达’两家蔬菜配送公司。
为广大菜农稳定了销路,我们还成立了农残监测中心,切实为菜农和商户提供服务,在菜市场内设置了全方位无死角监控,打造了有序健康的市场运营环境。”上绮罗社区党总支书记介绍道。
据了解,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群众,2024年7月上绮罗社区将社区搬迁至菜市场里,通过将党群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践行服务群众“零距离”,进一步提升群众生产条件,拉动经济收入增加,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让上绮罗社区“幸福菜篮子”更加幸福。
图片提供:段体杰 孟雪蓉
范薇
腾越街道
- 上一篇:我市组织2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开展研学活动
- 下一篇: 界头镇︱房地一体惠民生○乡村焕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