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376-3-/2023-0629005 发布机构 腾冲市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3-06-29 09:28:14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关于对腾冲市人大第三届二次会议第92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腾冲市人大第三届二次会议92

建议答复

 

尊敬的徐静丽等2位代表:

感谢您们一直以来对腾冲文化旅游的关心、支持。您们在腾冲市人大三届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做好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的建议》92号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现状

(一)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一是经营主体及从业人数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465个,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人数达3万余人,2022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78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93亿元。二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随着腾冲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进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江东银杏村、和睦茶花村、司莫拉、茶博园、清河茶文化小镇、大地茶海、东山高原牧场、花缘里、深闺里等农旅融合项目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三是传统农业逐步向休闲农业转型。实现了乡村旅游与油菜、银杏、红花油茶、茶叶、鲜花、中药材、畜牧等传统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度显著提高

(二)精品打造成效明显。20231月,腾冲市被农业农村评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腾冲万亩油菜花景观入选中国美丽田园江东银杏村、和睦茶花村、清水三家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腾冲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东银杏村、高黎贡山茶业公司、界头镇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清水三家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

(三)实施“彩色水稻农旅一体化示范点”在清水乡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打造稻田彩稻画,秧田面积7亩多,大田彩图面积50多亩,以紫色、白色、粉红色、黑色、黄色等色彩水稻颜料、以稻田为画布、把佤族神话传说讲述的在很久以前佤山英雄司莫拉沿河而上,勾画在稻田里,描绘出一副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为中寨司莫拉佤族村4A级景区再添一景,稻画景观历时140多天观赏期,到田观景人数达10余万人,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近百万元,其中务工收入15余万元,稻田租金1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开办民俗、餐饮服务40余万元,销售农特产品25万元。该项目借助当地农业、文化等相关资源,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一种田园式的农业+旅游模式,展示科技与创意农业发展成果,为游客提供更多乡村体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办理情况

(一)强化发展意识。腾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统一认识,规范发展。一是坚持以农为本,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紧紧围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来确定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在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业发展、农民文化生活和美丽乡村建设上做文章,把休闲农业发展与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等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的田园风光做成旅游的景区景点,把农业生产的过程做成旅游的元素,把休闲农业作为农产品展示推介和产业链延伸的平台。二是坚持规模经营,强化集群集约发展。把休闲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一个村或一个有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将优势特色产业建成集种养、加工、休闲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和休闲设施配套、方便、舒适、时尚的多功能复合型产业。三是坚持开拓创新,强化产品创意开发。以科技为手段,将文化、人文、民俗等创意元素运用到休闲农业中,使休闲农业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二)强化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科学开发的原则,确保休闲农业项目在总规、详规及环境影响等规划方案的科学指导下实施。先后聘请云南财经大学、省农科院和专家并专门抽调一线专业骨干参与规划,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指导性的项目规划,先后制定了《腾冲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总体规划》《腾冲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腾冲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等多项规划,初步探索出一条用好的规划指导引进好的项目、用好的项目带动腾冲休闲农业整体提升的路子,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持续科学开发。

(三)强化典型示范。腾冲市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和景区、景点布局,科学实行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区、高效农业样板区、现代农业核心区建设工程,开发城市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农业观光型、民俗特色型的休闲农业产品,坚持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贸易与旅游观光三结合,加快发展都市型、科技型、观光型农业,推动农产品向精品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加快了与城市生活、环境、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渗透,促进城乡关系发生新变化,为带动休闲、旅游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强化规范引导。充分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等,提高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服务人员的素质。每年定期举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食品安全、特色产业专题培训班,分期、分批、分层次培训休闲农业经营户、农家乐业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努力提高农民从业素质和经营服务水平,增强了发展后劲。

(五)强化宣传推介。坚持在高端媒体上进行旅游宣传、城市形象展示,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组织考察团到省外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宣传推介,邀请旅行社、媒体和知名企业到腾冲采风、考察,进一步开拓了省外重点旅游客源地目标市场。

三、下步工作

下一步,腾冲市将按照把村庄建成景点、把田园建成公园、把全市建成景区的思路,继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营销和推介力度,将其作为推动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引擎,着力提升旅游品质,挖掘和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增强旅游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建设区域国际化旅游城市奠定基础。

(一)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将发展休闲农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一起来,科学布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特色。二是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步伐,协调服务好在建、新建项目,包装落实好前期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三是合理规划,将司莫拉、花缘里、茶博园等清水镇优质旅游资源融入火山热海,充分利用大景区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清水镇其他景区形成清水旅游环线。

(二)抓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开发新景点、旅游新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以万亩田园风光工程区域、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周边、美丽宜居小镇为重点,打造一批种养、采摘、餐饮、观光、体验农业园区。突出地域特色、农村生活风貌和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充分挖掘乡土特色文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扶贫开发等工作,强化农村环境和古村落保护,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接待水平。

(三)突出乡土特色,塑造品牌效应,不断提供高端产品。充分挖掘农耕文化、乡风民俗、农业技艺、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的生态价值、养生体验等,突出特色性,注重参与性,打造一批优质的休闲农业产品,推进农业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优化整合休闲农业产品,打造休闲农业特色品牌。进一步打造江东银杏、云上司莫拉、和睦茶花村、和顺古镇、火山热海、北海湿地、万亩油菜花海、极边乌龙茶庄园、高黎贡山茶博园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精心策划开发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四)拓展客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腾冲的休闲农业基地和休闲农业项目。二是加大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户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从礼仪、技能、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要求,确保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提升乡村旅游的美誉度。三是加大互联网+培训力度,积极引导经营主体适应互联网+动作模式,搞好网上宣传和营销,大力发展互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业

感谢您们对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一如续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