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77-X-10_A/2018-0129012 发布机构 腾冲市五合乡
公开目录 扶贫 发布日期 2017-07-11 20:29:0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五合乡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规划

   腾冲市五合乡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规划

一、 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乡情    

五合乡位于腾冲东南部,东靠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与隆阳区接壤,南与龙陵县龙江乡和腾冲县团田乡、蒲川乡相接,西连腾越镇,北与芒棒乡相邻。龙川江从北向南贯穿全乡,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V”字形河谷地貌。地形以山地为主。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8公里,全乡总面积160平方公里。乡内多为山地,且崎岖不平,乡内森林覆盖率66.6%,森林覆盖率虽高,但可用耕地较少,耕地面积为17376亩。乡内海拔1200—2200米,海拔最高处在腾朗村小地方的朱佛寺山,最低地方在龙川江边坡脚坝的锣锅田。气候呈典型的立体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全乡年平均气温16.5℃,最高温度为36℃,最低为-3℃;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雨季集中在6—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龙川江低热河谷立体气候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为发展龙川江流域烤烟、茶叶、特色经济林、石斛、山葵、草果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气候基础。    

2014年末全乡共有986935495人,少数民族3787人。傣族人口3024人。多年来,全乡各分族群众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经济社会交往频繁、关系密切。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3.42亿元,其中:实现农业总产值2.15亿元,实现工业产值8000万元,实现第三产业产值4704万元。财政总收入135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7万元,总支出287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20万元。银行存款余额23048.30万元,贷款余额972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13元。    

(二)发展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六大战略四化五加强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依托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桥头堡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五合气候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旅游文化优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坚持特色农业大乡、南部区域物流中心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1234567”发展之路,即:依托保腾高速公路穿乡而过这一条主线,突出抓好热区资源开发及劳动者素质提升两大重点,夯实烤烟、粮食和茶叶三大产业,实施好科教兴乡、可持续发展、小集镇拉动和民营经济联动四大战略,培植好林果、畜牧、蔬菜、药材和劳务输出五个骨干产业,正确处理好团结与发展、民主与法制、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素质提升与教育发展、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六个关系,着力打造特色五合、发展五合、幸福五合、和谐五合、自强五合、平安五合、生态五合等七个五合千方百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和谐文化、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五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条件    

全面整合五合可利用文化资源,即:梯田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桥梁文化、古村落文化,依托保腾高速大通道便利条件,依托龙江和高黎贡山两个资源库,开发乡村游、观光游、科考探险徒步露营游、休闲游、水上娱乐项目游等生态旅游,让五合成为腾冲旅游目的地之一。    

(四)发展目标    

围绕做活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劳务三句话抓强第三产业。有效挖掘五合文化资源,重点塑造梯田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桥梁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古村落文化等七种文化旅游形象,全力推进五合龙川江流域休闲度假和特色乡村旅游开发,切实增强劳务与服务业相互带动转化的活力,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旅游文化产业产值5亿元以上。    

二、规划建设情况    

(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五合乡规划村旅游点6个。分别为:五合龙川江傣族文化园建设项目、五合梯田观景道路和观景台建设项目(主要为朗上坝、坡脚坝梯田景观)、五合乡自行车越野骑行线路建设项目、五合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项目、五合乡龙川江水上娱乐项目、五合乡高黎贡山科考探险徒步休闲旅游观光项目    

1、旅游乡村道路50000, 项目规划总投资6000万元;    

   2、供水 : 规划提升改造13个村65个村民小组350015000人的安全人饮工程,累计改造管线657220m,安装消毒设施40套;安装人饮消毒净化设施一套,建成日供水量400 m3,可供1.2万人饮用的安全饮水工程,累计架设管线4800m。项目规划总投资2550万元,项目实施后,解决20000多人的安全人饮。    

3、旅游停车场8000平方米, 项目规划总投资500万元;    

4、生态环境治理,规划总投资6100万元。其中:    

1)河道治理:五合乡重点河段防洪出险加固工程,规划实施龙川江流域五合乡江西河、丁家山河等龙川江流域治理工程,建设拦沙坝30座,谷坊35个,排洪沟6km,提防建设12km,河岸绿化长度5km。项目规划总投资5000万元。    

2)旅游厕所:规划在全乡6个乡村旅游点建设公共厕所10个,项目规划总投资500万元;    

3)污水处理:规划在全乡6个乡村旅游点建设污水处理实施,项目规划总投资600万元;    

5、游客服务中心:规划在乡政府所在地三甲集镇建设旅游服务中心1个,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万元;    

6、旅游农庄建设3个 ,总面积3000亩,规划有机蔬菜生产区、花果苗木种植园、畜禽养殖区、水产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园、休闲观光旅游区等六部分。项目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    

7、古民居修缮:规划在我乡5个传统古村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故民居修缮,古村落保护,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文化和风景,项目规划总投资1500万元;    

8、民居旅馆50家,每家日接待能力15人,项目规划总投资1000万元;    

  9、农家乐建设15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000万元;    

(二)项目建设时间:    

1、项目前期:201510月至11月完毕。     

2、项目建设周期:分三期建设,建设时限3年,201510月至201710月。 
三、建设资金的概算、来源及管理 
 (一)资金概算    

1、概算总投资: 五合乡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规划总投资21850万元。    

2、资金来源:    

其中:申请贷款16500万元,上级补助950万元,群众自筹4400万元    

四、项目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改变了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发展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挖掘了农业增收潜力和开拓了非农增收渠道,有效地利用了各种农业资源和农村自然、人文资源,人力资源潜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一些地少田薄,地处山区的贫困村,很难凭借发展农业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是,通过开展乡村旅游,一座山、一个洞、一条沟富了一个村、一个乡。在乡村旅游较发达的地方甚至农业功能变为次要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度假功能变为主要功能。这种改变也使农民转变了原有的角色,由农民变成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服务者,传统的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就地形成了旅游市场,而且就地完成了价值的实现和大幅度的升值。围绕这些资源性产品的开发,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服务设施,包括农民住房转化成了旅馆,石头、草根转化为旅游产品。    

环境效益:乡村旅游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活动加强人们环保意识。    

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创造就业。开展乡村旅游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元化。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乘数效应。乡村旅游不仅为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为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