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77-X-10_A/2018-0129006 发布机构 腾冲市五合乡
公开目录 扶贫 发布日期 2017-07-03 10:12:1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五合乡刀家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腾冲市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五合乡

  刀家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腾冲市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五合乡

    刀家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项目主管单位:腾冲市扶贫办

    项目建设单位:五合乡人民政府

    建设性质新建

    易地搬迁形式集中安置

    搬迁原因:地质灾害严重、群众出行、就医就学困难、居住

分散、贫困面广而且深。

    法人代表 李永康  五合乡人民政府乡长

    项目联系人  五合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联系电话:0875-5833028

    建设地点腾冲市五合乡刀家城

    建设规模208户安居房建设以及配套相关水、电、路等基础

   设施。

    迁入地安置点占地面积:157

    建设内容:安居房建设及安置点“三通一平”建设及配套相关基础设施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概算总投资7280万元,其中:安居房估算总投资4160万元,资金来自群众自筹、信贷资金及上级补助资金;基础设施工程投资312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3120万元

    预期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提高搬迁群众的产业发展能力及增强务工经商条件,经估算可使搬迁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人均纯收达到7000元,接近五合乡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水平。近期通过发展烟草、中草药、水果种植以及生猪养殖等稳定骨干产业和远期通过发展家庭民居旅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特色来使搬迁群众增收。

    二、总体目标

    (一)五合乡基本情况

五合乡位于腾冲市东南部,东靠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与隆阳区接壤,南与龙陵县龙江乡和腾冲市团田乡、蒲川乡相接,西连腾越镇,北与芒棒镇相邻。龙川江从北向南贯穿全乡,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河谷地貌。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8公里,全乡总面积160平方公里。乡内多为山地,且崎岖不平,全乡森林覆盖率66.6%,耕地面积为17376亩(其中:水田面积12155,旱地面积5221亩。),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5亩。乡内海拔1200—2200米,呈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全乡年均气温16.5℃,最高温度为36℃,最低为3℃;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雨季集中在6—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种植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乡辖13个村民委员会,167个村民小组,214个自然村,龙川江把全乡分为江东和江西两大区域,江东片区5个村民委员会,江西片区8个村民委员会。2014年末,全乡总户数9869户,总人口35495人。

五合乡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的乡镇。全乡13个村(社区)214个自然村分布在48个岭干上,岭干之间相隔45个洼子,居住极其分散。截止2014年,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772405人。大部分贫困人口分散居住在高寒山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居住地离农田较远,道路交通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十二五期间虽经多方努力,尝试了多种常规扶贫方式,仍无法摆脱贫困现状。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生存发展空间狭窄、居住条件恶劣的状况,只有实施易地搬迁安置,对其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一次扶持建设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地脱贫问题。

    (二)迁出区基本情况

迁出区老寨子、桦桃树、火草坪、新寨4个自然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属于山区,位于五合乡的西面,距离乡政府10公里。人均耕地0.5亩,田地位于坝区,为典型的住山种坝,生产生活极其不便,作物单产不高。该区域长期受到地质灾害隐患的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时常受到损失。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运输业、外出务工为主。

为解决老寨子、桦桃树、火草坪、新寨4个自然村群众长期受地质灾害及居住条件差的问题,通过以部分迁出集中安置的方式将208851搬迁至鹿山村刀家城自然村,搬迁后将原来闲置零散的土地及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人均耕地,促进群众增收。

    (三)迁入区刀家城安置点的基本情况

迁入点刀家城经地质部门勘测,为火山台地,地质条件较好,适宜农户迁入居住;位于城甲路边,交通便利,距五合中心集镇4公里,城子门集镇3公里,群众出行、商贸便利,就医就学便捷;四周均为搬迁农户的土地,生产生活方便,发展产业路子多,群众脱贫致富有条件有、有保障。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是迁出点208户,85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350人,由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透过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是解决村内贫困户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是迁出点群众现居住地地处偏僻、贫困山区,居住环境恶劣。由于地处山区,加之当地降雨量偏大,山体滑坡、泥石流经常发生,当地还处于地震多发区,冰雹自然灾害也时常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灾返贫人口呈逐步增加的态势。

三是人均耕地较少,人均耕地仅0.5亩左右,陡坡耕地较为贫瘠,仅仅依靠发展农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和群众的小康社会建设问题,必须寻找其它途径解决当地群众增收的问题。

四是交通闭塞,通行困难。迁出点距离乡镇集镇中心达10多公里,道路狭窄弯多坡陡,村内道路宽窄不一,最窄处不足1.5米,运输车辆无法通行。由于通行困难、致生产、生活效率低。

五是迁出点距离社区村委会、学校、医院和交通主干道较远,就医、入学、出行极为不便。

六是群众居住分散,导致信息、技术交流差,种植、养殖科学化程度低,供水质量难以保证,供电质量差、安全系数低,通讯困难。居住分散还导致一旦自然灾害发生,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救灾。

七是群众文化程度普片偏低,缺乏专业技术,外出打工人员及从事商业等人员较少、工资性收入较少。

基于以上原因,为使寨子、桦桃树、火草坪、新寨4个自然村的群众摆脱贫困与灾害的困扰,脱掉贫困村的帽子,腾冲市、五合乡两级政府经多方面深入实地调研考察,聘请相关专业单位进行踏勘论证,决定把寨子、桦桃树、火草坪、新寨4个自然村208851人搬迁至五合乡刀家城进行集中安置。

(五)预期效果

 1、经济效益

1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避开了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迁入地靠近保腾二级公路,在村委会、村完小和卫生所以及山庄街,群众出行、商贸便利,就医就学、办事便捷;四周均为搬迁农户的土地,生产生活方便,发展产业路子多,群众脱贫致富有条件有、有保障迁入地建设供水管网,不需要人工运输人畜饮水,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保证水质一,有利群众身体健康;通过搬迁后预计搬迁群众户均收入增幅超过20%,基本接近全乡人均收入水平。

2)迁出点原有道路、院落、房屋及其它基础设施占用的土地,迁出后进行复垦,可以用于发展烟草、泡核桃、中草药茶以及经济林等种植业。

2、生态效益

1是原居住地可进行复垦,种植经济林,对水土保持起到较好作用,同时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易地搬迁,增加就业渠道,减缓群众对土地的依赖,减少陡坡农作物种植,恢复泥石流、滑坡高发区域的植被,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2)搬迁后的村庄垃圾进行集中规范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3、社会效益

1是项目建设后,宅居地、道路、供水、用电统一规划,将对今后建设具有现代特色的新农村打下良好的基础;

2是群众就医、儿童入学距离将大大缩短,给群众带来较大便利,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是搬迁后大家集中居住,交通便利,能够很好与他人和周边群众进行交流、经商,发展第三产业带来较多的机遇;

4是通过集中安置,改变原来分散居住的状况,减少了村内道路占地和零散建筑占地,节约土地资源。

总之,该项目的实施,搬迁安置点的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迁入农户发展致富产业及外出务工经商;子女上学、群众就医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的状况,为该自然村脱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我乡制定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措施,精准扶贫、片区扶贫具有很大意义,使搬迁群众能够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

    三、乡镇组织领导机构

    (一)五合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推进五合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五合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长:尹晓斌  乡党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李永康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黄永辉  乡人大主席

        长:邵立湘  乡党委副书记

                解宏伟  乡纪委书记

                    副乡长

                李友泽  副乡长、派出所所长

                永权  副乡长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鲁云松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万永洁  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员:尹中平  乡项目办负责人

                    乡党政办负责人

                刘定超  乡财政所所长

                周应串  乡农经站站长            

                金本贤  乡安监、交通负责人

                赵朝普  乡纪委副书记

                张如桃  乡组织办负责人

                张兴栋  乡林业站站长

                段明强  乡水管站站长

                郭大昂  乡兽医站站长

                黄永乐  乡农科站站长

                鲁常海  五合司法所所长

                黄德海  五合国土所负责人

                刘安品  五合信用社主任

徐新民  五合供电组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五合乡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全局性工作,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五合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指挥部

     长:李永康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指挥长:黄永辉  乡人大主席

              邵立湘  乡党委副书记

                  副乡长

              李友泽  副乡长、派出所所长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员:尹中平  乡项目办负责人

                   乡党政办负责人

               刘定超  乡财政所所长

               周应串  乡农经站站长            

               金本贤  乡安监、交通负责人

               张如桃  乡组织办负责人

               张兴栋  乡林业站站长

               段明强  乡水管站站长

               许恩瑞  乡民政办负责人

               革康宏  乡集镇办主任

               郭大昂  乡兽医站站长

               黄永乐  乡农科站站长

               鲁常海  五合司法所所长

               黄德海  五合国土所负责人

               刘安品  五合信用社主任

               徐新民  五合供电组组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项目办,由王喜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尹中平任办公室副主任,其他工作人员由各涉及站所部门抽调。负责统筹协调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全局性工作,研究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各站所部门、各村(社区)开展相关工作,督促检查重要事项的落实。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合同技术组、财务组、纪检组。

(一)综合组

      长:    副乡长

      员:尹中平  项目办负责人

                乡党政办负责人

            张兴栋  乡林业站站长

            黄德海  乡国土所负责人

                项目办工作人员

            马初冬  项目办工作人员

            番学斌  项目办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上传下达,负责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完成上级及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合同技术组

组长:李永权    副乡长

组员:周应串    乡农经站站长

      金本贤    安监、交管站负责人

      刘永词    鹿山社区支书

      刘本荣    鹿山社区副支书

      周明元    鹿山社区监委会主任

      刘永师    鹿山社区副主任

      责:负责落实乡指挥部关于项目建设工程管理的各项要求,负责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的管理工作,负责工程变更、计量支付报表的初步审查,负责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

    (三)财务组

      长:刘定超  乡财政所所长

      员:周应串  农村审计室主任

                乡财政所工作人员

            李钰芸  乡财政所工作人员

    负责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工作:负责及时申请、拨付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负责办理各项安居房建设帮扶资金的申请、兑付、回收、还款,负责指挥部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纪检组

      长:解宏伟  五合乡纪委书记

      员:赵朝普  乡纪检办干部

            张如桃  乡组织办干部

            李连会  乡组织办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落实项目建设过程的纪律监督工作,收

集、梳理群众反映相关项目实施的问题,提交乡指挥部处理。

    四、成立联建委员会

为充分发挥村组及群众在五合乡刀家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特成立五合乡易地扶贫搬迁刀家城安置点村级联建委员会,成员名单如下:

    (一)联建委员会名单

 任:刘永词    鹿山社区支书

副主任:刘本荣    鹿山社区副支书

        周明元    鹿山社区监委会主任

        刘永师    鹿山社区副主任

 员:杨恩昌    老寨子村民小组

        刘永朝    老寨子村民小组

        刘永啟    火草坪小组长

        刘永汝    桦桃树小组长

        刘正玺    新上小组长

        刘正宗    新中小组长

        高越斌    新以小组长

    (二)运行机制及工作职责

     1、运行机制:联建委员会主任有村(社区)支书担任,副主任有村三委其他成员担任,成员由涉及搬迁小组的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担任。

    2、工作职责:协调安置点土地调整;督促搬迁安置备料;参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数量的监督,但不得干扰施工单位的正常施工;负责宅基地分配方案的制定、落实;负责村民按规划要求做好安居房建设;负责组织实施无建房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安居房。

    五、地质灾害评估结论及建议

    (一)地质灾害评估结论

1.云南省腾冲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五合乡道班房安置点总体规划占用地面积254.41亩,共搬迁208851人。为较重要建设项目。

2.评估属火山地貌火山岩地形,拟建筑场地及其周围绝大部分地势平缓,地形坡度小于8°,为缓坡地形,建筑场地西侧及北西侧发育陡坡,主要为采石形成的岩质边坡;区内主要地层岩性为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及上第三系上新统芒棒组中段玄武岩(N2m2);火山熔岩类孔洞裂隙水与松散岩类孔隙水两类,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区内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含碎石粘性土单层土体、较软碎裂状玄武岩强风化岩组及坚硬块状玄武岩中风化岩组三类,岩土体工程性质良好;评估区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内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评估区为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总上所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表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确定云南省腾冲市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五合乡刀家城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三级。

3.评估区夹持于龙川江隐伏大断裂与大竹园~徐家寨断裂带之间,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分组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拟建场地构筑物应按相关要求进行地震设防。

4.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范围内发育现状地质灾害2处,皆位于拟建场地西侧,均为不稳定边坡,均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主要对坡脚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造成威胁,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及危险性中等。

5.评估区现状发育2个不稳定边坡,其中:工程建设加剧BW1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和危害性中等;工程建设加剧BW2失稳破坏的可能性较大,危险性和危害性中等。

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对项目区进行开挖整平处理,因开挖区位于场地内,对场地外围边坡或斜坡产生扰动小,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填方区,填料为场地中部采石弃渣土,成分以碎石为主,填方厚度25m不等,若所选填料级配不规范,碾压不均匀,填土地基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填土边缘填土边坡若不进行支护处理,容易失稳破坏,威胁建筑物安全,此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危害程度及危险性中等。

工程建设过程中,遭受BW1BW2危害的可能性较大,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及危险性中等。

6.综合评估:根据现有地质灾害对拟建场地的危害和影响程度,以及工程建设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将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2个级别2个区段,即危险性中等区(Ⅱ)及危险性小区(Ⅲ)。

危险性中等区(Ⅱ):面积0.0613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15.8%

危险性小区(Ⅲ):面积0.3267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84.2%

综合评定拟建项目建设场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二)建议

1.按节防治措施建议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2.因场地中部采石弃土主要为碎石类土,在拟建场地整平过程中,将其作为拟建场地北东部分填方区的填料,从而节约建设成本。

3.在拟建场地北东部分进行填方之前,建议把表层残坡积层清除后再进行填方夯实。

4.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做到人人有防灾意识,并针对工程特点制定地质灾害避险预案。

5.场地地震列度高,必须根据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做好抗震设计工作,切实采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措施。

6.工程建设中,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以利水土保持。

7.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地段建立监测、预警措施,有意识的将地质灾害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8.加强生产生活垃圾管理、生活污水的处理及排放管理,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9.由于区内雨量充沛,且较为集中,所以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雨季,以免导致开挖过程中产生的临时边坡在降雨作用下失稳,防止水土流失。

10.填方区应分层进行碾压、夯实。

六、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概算

    (一)安居工程

    1、概算

    腾冲市五合乡刀家城安置点建设要解决208851人搬迁群众的居住问题,通过实地勘查、测量、多方案比较,研究决定建设安居房208套,建设标准为宅基地户均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采用腾冲较为普遍的木结构与砖混相结合,体现出腾冲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建筑风貌采用腾冲传统青砖黛瓦的风格。安置点的规划建设,充分考虑今后新农村建设要求,采取规划一步到位,规定年限集中建设。

    2、建设规划标准

    建设标准为宅基地户均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采用腾冲较为普遍的木结构与砖混相结合,体现出腾冲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建筑风貌采用腾冲传统青砖黛瓦的风格。

    3、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抗震安居房建设户均最低20万元标准进行筹集,安居房估算总投资4160万元,其中每户你还能可自愿申请腾冲市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转贷资金6万元,住建部门的建房贷款5万元,同事可以获得上级整合补助资金1.5--6万元(随迁户1.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6万元),剩余部分由农户自筹。

    4、施工组织

    宅基地按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批地平整后划拨搬迁农户,划拨手续办完后,由土地部门核发权属证,宅基地平整由乡政府统一进行。在搬迁及房屋建设过程中,在乡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以农户自建为主,国家适当补助为辅。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概况

    腾冲市五合乡刀家城安置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包括“三通一平”及绿化亮化等其他工程,其中通电工程统一纳入腾冲市电网改造项目进行建设,其他建设工程纳入腾冲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在腾冲市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下建设实施。

    2、建设内容及规模

    五合乡刀家城安置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内容涉及安置点“三通一平”及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工程,解决208851人的居住问题。项目投资总概算3120万元。共分为两期实施:

    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场平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其中挖土石方475206.8立方米,填方2342.05立方米,余方弃置425657.94立方米,M7.5浆砌石3306.21立方米等(详见:附件工程预算表)。

    二期工程建设内容:道路、水电管网、外接人饮、绿化景观、公共建筑建设、土石方工程等;其中道路建设27894.5平方米,热镀锌钢管3450米,室外消防栓8套,BV铜芯塑料绝缘电线6200米,路灯111盏、挖土石方98109.2立方米,填方48850.4立方米,M7.5浆砌石11409.47立方米,木结构园林建筑文化活动室800平方米,检查井9个,盖板2983套、浆砌片石排水沟2000立方米C20混凝土防撞墩100立方米等(详见:附件工程预算表)。

    3、工程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按照当地市场物资价格及现行工价,预算工程总投资3120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上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3120万元

七、实施计划及项目管理

    (一)实施计划

项目计划在2015年至2019年实施。具体计划为:

201512~20163月完成上报审批立项、勘测设计等工作,办妥项目动工建设相关手续和招标工作

201512201912月为工程建设期。

201712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总建设工期48个月,其中项目准备期1个月,施工47个月。

    (二)项目管理

    1、招标

项目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和省、市、县人民政府有关招标的要求进行公开招投标。按工程招投标程序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严把准入关,认真组织招标工作,并接受监察部门的监督,保证公开、公正、公平。

    2、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和双合同制。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行项目监理制度,建立工程质量“三级”保障体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国家有关施工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加强质量管理

优化工程设计,严把工程质量关。按有关规定报送相关资料,认真落实各项管理规定,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把工程质量关,在施工过程中,五合乡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施工放样,检查指导施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施工项目承包人和技术人员同样坚守工地指挥,受益单位的干部和群众代表与监督管理,通过层层把关,保证工程质量。

4、实行竣工验收制度

项目建成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的竣工验收。

5、严格建设资金管理

建设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财会制度和相关规定,设置专户,专人管理。严格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开支,杜绝浪费及违纪行为,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有效安全使用。审计部门对整个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审计。

6、完善各项安全性技术评价

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完成地质安全性评价、消防安全性评价、水土保持评价、环保评价等。

7、加强项目档案工作

从项目前期工作至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字、影像、验收资料要严格全面收集、整理、归档。

    (三)项目管护措施

项目完成后,将项目所有权、管理权移交新建的村民小组,督促村民小组落实管理人员,明确管护责任,制定管护制度,做到安置一户、管好一户,确保建设、安置成果,巩固和发挥各项目的长期效益。

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一手抓卫生及道路设施的建设维护,一手抓管理宣传教育,做到建设、管理、养护与宣传并重;工程的维修养护不论工程大小,都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作到责、权、利相结合,奖罚分明;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八、安居房建设方案

    (一)设计

此次刀家城安置点安居房建设,经过多方参考研究决定采用腾冲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现代先进工艺的形式进行建设。建设标准为:每户宅基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00平方米,结构采用腾冲较普遍的木结构与砖混相结合,体现出对腾冲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建筑风貌采用腾冲传统风貌青砖黛瓦的风格。

(二)组织管理

 为实施好此次安居房建设,联建委员会下设四个工作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形成一套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1、通过成立综合组负责联建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上传下达,负责档案管理、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完成上级的其他工作。

2、通过成立技术组负责落实联建委员会关于安居房建设工程管理的各项要求,负责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的管理工作,负责工程变更、计量支付报表的初步审查。

3、通过成立资金组负责办理各项安居房建设帮扶资金的申请、兑付、回收、还款,负责联建委员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4、通过成立监督组负责落实项目建设过程的纪律监督

工作,收集、梳理群众反映相关项目实施的问题,提交联建委员会处理。

(三)资金筹措

安居房建设估算户均投资不低于20万元,资金由上级补助、转贷资金与村民自筹相结合,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6万元,普通农户补助1.5万元,转贷资金户均6万元,其余部分由群众自筹。

(四)施工管理

安居房建设过程中,由联建委员会下设技术组对安居房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等管理工作,负责工程变更、计量支付报表等初步审查。

(五)竣工验收

建设完成的安居房由联建委员会组织并参考安居房设计建设标准进行初步验收,对不达标的安居房进行相应整改,全部建设完毕后申请镇级和市级指挥部的综合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