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18-X-/2019-1016002 发布机构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部门信息 发布日期 2019-10-16 09:25:5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又一项值得称道的“名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腾冲又一项值得称道的“名片”——国家全域旅游

示范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腾冲市正式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有关要求,依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在各地初审验收的基础上,综合会议评审、现场检查结果,并经公示,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将北京市延庆区等71家单位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通知要求,被认定为示范区的单位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驱动,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将实施“有进有出”的管理机制,适时开展示范区复核工作。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做好辖区内示范区的日常检查并参与复核工作。

据悉,凡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将享受:优先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优先安排旅游外交、宣传推广重点活动,纳入国家旅游宣传推广重点支持范围,优先纳入国家旅游改革创新试点示范领域,优先支持A级景区等国家重点旅游品牌创建,优先安排旅游人才培训,优先列入国家文旅部重点联系区域等支持政策。

2016年2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腾冲市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创建任务,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市统一、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取得明显成效。其全域旅游创建“1+7”模式受到国家旅游局关注,写入国家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腾冲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做足政策保障

  围绕“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将全域旅游规划与国土、城镇、生态、产业、交通等规划融合起来,按照“四区十四组团”空间发展布局,高标准编制了《腾冲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实施方案》《关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意见》《腾冲市健康旅游发展奖励政策》《腾冲市健康运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系列政策,形成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在健康旅游发展奖励政策中明确,对新评定为2A、3A、4A和5A级旅游景区,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和2000万元的奖励。

  二、围绕“五美一最”,打造全景腾冲

  “城市公园化、园区景区化、乡村景点化”的理念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全景腾冲创建。一是全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旅游品质,加快推动美丽县城、美丽集镇和美丽村庄建设。全面实行“路长制”、“河长制”,深入推进美丽公路、美丽河流建设。深入开展“最美庭院”评比工作,推进家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营造健康文明风尚。二是以全域旅游创建助推脱贫攻坚。目前全市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2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6.8万人,三年来,有6026贫困人员通过旅游带动稳定脱贫,占全市脱贫人口的20.6%。固东镇银杏村被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江东国萍农家乐、近水阁食府、玉璧古道休闲山庄等10户被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农家乐。2018年,腾冲江东银杏村旅游扶贫富民创新发展模式被原国家旅游局作为全国典型案例进行推广。三是坚守资源与环境保护底线,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机制完善,实施效果良好,腾冲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强化产品供给,促进产业融合

  一是全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谋划全域旅游项目141项,总投资1031.7亿元,已完成投资132.8亿元,实施项目36项。曲石小江桥漂流、康藤帐篷营地、龙江特大桥腾冲岸桥面观光等一批体验性产品相继投入运营,进一步丰富了腾冲旅游业态。

  二是全力加快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腾冲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市内主要景区道路全部实现柏油化,221个行政村通村公路全部硬化。建成被誉为“中国首创、云南最美”的界头乡村马拉松专用赛道,千里骑行道和千里步行道正在加快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场等设施完善,运行有效。全市旅游线路和交通网络相互贯通,做到机场、车站、游客集散中心、主要景区景点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是全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编制完成《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聚焦“温泉康养+旅游”“户外运动+旅游”“中医养生+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四大板块,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卫生等深度融合发展。

  四、创新监督管理,推进智慧旅游

  一是建立全域旅游“1+3+N+1”综合管理模式。成立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管指挥中心,组建旅游警察大队,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管理执法队,成立旅游行业、翡翠、琥珀、民宿等协会,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

  二是开展“创建+”行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为契机,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监管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和市民的文明素质。

  三是推动服务体系创新。加快建设“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完成了腾冲城市名片、12个景区名片、141个旅游厕所、20个停车场、32家旅行社、50家酒店、60家餐饮企业数据信息采集、诚信评价。

  五、突出“品牌建设”,塑造腾冲形象

  一是制定《旅游品牌化发展实施意见》,集中力量打造“世界温泉朝圣地、户外运动大本营、休闲度假目的地”全域旅游品牌。火山热海被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高山乌龙茶景区、杜鹃王古木博览园和高黎贡山茶博园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市委、市政府印发《和顺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和《滇西抗战纪念馆、北海湿地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明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序推进和顺创5A级景区,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北海湿地、银杏村、云峰山、原乡栖花岭等10个景区创4A,每乡镇创1个2A级以上景区工作。依托全市8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高起点建设了一批集农事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娱乐、食宿接待为一体的多元化万亩农业旅游景点。

  二是合力打造和顺、玛御谷、荷花湾、中医小镇等十个特色小镇。

  三是连续举办四届腾冲国际马拉松赛,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金牌赛事称号;成功举办有25个国家1164名选手参赛的“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赛”、有25个国家1814名选手参赛的中国·腾冲高黎贡100英里超级山径赛By UTMB®等国际赛事,以及“秘境百马”、2019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揭幕战、腾冲2019美丽乡村花海马拉松等赛事。

  四是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冠名“腾冲号”文化旅游列车、“腾冲号”、“和顺号”飞机,开通腾冲直飞南京、广州等省会城市航线25条,并随之在通航省会城市举办旅游文化专场推介会。2018年运送旅客117万人次,成为云南省第六家百万级以上机场、首家跻身民航百万级的县级机场。五是加大影视宣传力度。先后拍摄了《武侠》《滇西一九四四》《我的团长我的团长》《北京爱情故事》等影视剧。

下一步,腾冲市将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品牌打造,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打造生态研学第一城为目标,重点开展生态研学实践、乡村田园研学实践、高黎贡山研学实践、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历史文化研学实践,推动腾冲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式转变,全力推进旅游国际化、旅游全域化、城市公园化,奋力将腾冲建成“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