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97-2-/2021-0118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清水镇 |
公开目录 | 扶贫 | 发布日期 | 2021-01-18 23:31:49 |
文号 | 浏览量 |
清水乡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报告
一、贫情概况
全乡有三家村村和清水社区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脱贫出列。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4户1484人,2020年已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9.2%下降为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3006.74元增长至2019年的10098元。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攻坚责任体系压实到位。组建乡级脱贫攻坚战区,6个行政村分别成立指挥所,12名班子成员分别挂片、挂钩6个行政村,统筹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市级4家挂包部门和乡级151名市乡干部认真落实腾冲市“三挂三包三同责”工作机制,挂钩帮扶384户贫困户,乡级行业扶贫站所各司其职,责任压实到位。
(二)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位
1.产业扶贫。巩固传统产业和培植新兴产业结合,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31户全覆盖。其中:254 户卡户种植粮油作物1725.6亩,产值约82.4万元/年,户均收入3243元/年;253户卡户发展核桃、油茶、草果等经济林果528亩,户均增收1072元。136户卡户发展订单青菜、万寿菊、烤烟、中草药、休闲农业等种植294亩,产值27.8万元/年,户均增收2047元。建成“天赋艺并”竹编加工扶贫车间1个,服务落地乡域内的企业6家,做实“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有产业发展条件、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
2.就业扶贫。全面开展劳动力资源、就业意愿等排查,全乡总劳动力 8836人(其中卡户848人),目前累计就业7791人(其中卡户708人)。省外务工 579人(其中卡户98人);省内市外务工 457人(其中卡户89人);市内务工6755人(其中卡户521人),发放建档立卡外出务工补助4.4万元。举行技能培训1期55人次(卡户39人次)。开发就业岗位75个,其中乡村公益岗位保洁员70个,每月补助资金500元。
受疫情影响,2020年累计返乡 169 人(建档立卡户劳动力 41人),其中:省外返乡 18 人(建档立卡户9人);省内市外返乡 48 人(建档立卡户15人),市内返乡 103 人(建档立卡户17人)。返乡人员重新就业169人(建档立卡户41人),其中:省外就业 3人(建档立卡户 9人);省内市外就业 40人(建档立卡户2人),市内就业 126 人(建档立卡户30人),返乡有就业意愿的全部就业。
3.住房保障。依托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和腾冲市本级住房“补短板”政策,2019年来累计实施实施“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20户,投入国家专项资金57.97万元、腾冲市级资金99.1万元,乡级和农户自筹资金318.86万元,累计补齐住房短板398户,全部乡村住房实现了“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
4.健康扶贫。1个乡级卫生院,6个村级卫生室均达标创建。卫生院设有床位22张,有全科医师或医师7名;村卫生室有执证上岗的村医1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履约服务率均为100%,共监管患大病、重病、慢性病贫困人口171人。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认真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卡户符合转诊转院的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
5.教育扶贫。目前全乡有1所初级中学和7所小学。有中学在校生927人,小学在校生115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88人(中学85人,小学103),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子在读高中或职业院校53人、专科17人、本科及以上22人,贫困家庭无因贫失学和因学返贫的情形。累计实施“雨露计划”惠及贫困学生272人次,补助资金60.7万元,发放助学贷款229笔资金160.3万元。
6.饮水安全。全乡已实现人畜饮水管道入户全覆盖。尤其是2019年以来投资208万元,在4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安装净水设备7套,2020年投资56万元实施的荆陈社区陈家寨和清水社区老寨子2个饮水安全项目有效解决了安全饮水的水质达标问题。
(三)脱贫成效巩固措施有力。道路建设方面,依托腾冲市级村组公路、自然村内道路以奖代补政策,2019年以来共实施村组公路3条5.8km,硬化串户路54825.1㎡。家居环境方面,按照腾冲市“每户不超过50㎡、补助30元/㎡”的奖补政策,累计实施完成808户室内和庭院硬化补短板。厕所革命方面,用活中央或省级补助400元,腾冲市级补助400元的政策。累计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1299座,完成率为56.87%。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全乡涉及70户242人搬迁对象户。驼峰社区虞家营集中安置点,硬件全面达到了“50个有”,集中安置68户235人,良盈社区分散安置2户7人。全部搬迁对象户均按时搬迁入住且拆旧复垦率100%,后续产业帮扶依托安置点周边的千亩茶园流转租赁和茶园务工,实现综合收入120万元/年以上。生态扶贫方面。全乡森林面积96545亩,森林覆盖率75.4%。退耕还林面积1119亩,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63.09亩,补助资金1261.8元/年;公益林面积656亩,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38.87亩,补助资金388.7元/年;天然林面积15998亩,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1379.1亩,补助资金13791元/年。金融扶贫方面。共审核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57户252.9万元,为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资金保障。
(四)2020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情况
我乡于10月8日制定工作方案、抽派工作组。10月9日组织召开启动会和业务培训会。按照“三评四定”标准程序,围绕扶贫对象“应退尽退、应纳尽纳”,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的目标,认真详实地安排部署了2020年动态管理工作。本次动态管理工作无新识别户、无新增脱贫不稳定户、无新增边缘易致贫户,未脱贫24户80人全部脱贫退出,脱贫不稳定20户60人全面消除返贫风险,边缘易致贫户30户110人全部消除致贫风险。
三、典型经验
(一)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志智双扶提气聚力。依托全乡41个组织活动场所,统筹工青妇、党员、乡贤、光荣脱贫户、致富带头人等力量,组建乡级巡回宣讲团,以一场骨干力量动员会、一场妇女培训会、一场乡内观摩会、一次点对点帮扶指导、一次专项大整治、一轮成效大比拼、一批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宣讲、一批制度成果上墙的“八个一”活动为载体,27个自然村全覆盖。集思想教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一体,由致富带头人和光荣脱贫户现身说法,细数村庄发展变迁史、讲清水脱贫故事,“引”自尊、自爱意识和理念,“领”自信、自救方法和路径。推动贫困户“只有自强才能改变,只要自强就能改变”的意识转变,持续强化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以环境整治为牵引,全面革新精神面貌。采取5项工作举措,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乡风民风越来越正,促使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一是明确重点目标。坚持群众主体,将群众意识引导到建设家园、美化家园是“自己的事”层面,把“乡道乡管、村庄村治”的理念植入民心。二是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宣讲、大督查系列行动,乡域内的“五堆十乱”现象基本杜绝,家居环境脏乱差现象明显好转。三是组建专业队伍。统筹乡级督导组、村级检查组、小组监督员、志愿服务队、70名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等力量,带着群众干,向群众宣传好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持续跟踪整治成效等。四是坚持示范引领。首批建设了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半个山“艺术家部落”、虞家营“大地茶海”3个示范点,乡域评比表彰100户“最美庭院”示范户,以点带面、多点开花、整乡推进。五是实施制度建设。引入“微治理”理念,创新推行“巷长制”“三员三长制”“美丽公约”等制度,构建起“组组行动,户户参与”的人居环境治理格局。
(三)盘活资源区位优势,就近实现稳定就业。清水乡近城优势明显,乡域内企业集中。乡政府驻地距离市区仅10公里,境内有机场、热海、高黎贡山集团、绮罗茶业、天赋艺并竹编厂、恒顺驾校、腾辉生物、镇邑关电站、黄瓜箐温泉等11家企业,我们通过劳动力信息普查登记、与企业签订就业合作协议、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创办职业介绍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动员和服务群众就业,乡内企业直接聘用清水籍员工427人,群众到市区、和顺景区务工3246人,带动商贸、运输、住宿、餐饮、物流等行业发展,解决就业524人,为巩固脱贫成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存在薄弱环节和下一步计划
薄弱环节:一是引导农户在家居环境整治方面形成行动自觉仍需持续发力。二是对贫困户家庭“明白人”的培训尚需加强,确保群众对本户享受的产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低保等帮扶措施的知晓认可。
下步计划:一是有序、有力、有效做好动态管理和迎检准备工作。严格程序和时间节点,实事求是、精准高效地完成2020年度动态管理工作。对标对表,根据考核重点,全面完成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自检自查、查缺补漏,全力做好迎检准备。二是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统揽,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省市各级的领导下,全力推进司莫拉幸福佤乡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以旅游扶贫和消费扶贫拉动,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载体,持续带动群众稳岗就业和发展本土特色产业,有效促农增收,全力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