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专题栏目 >>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正文

◆人间烟火◆界头清明|粘米团里的烟火与思念

发布日期:2025-04-03 浏览: 作者:方云艳 来源:界头镇人民政府 打印正文

清明故事长,人在青烟上。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界头人始终坚守着清明食粘米团的古老习俗。粘米团,以其憨态可掬、圆滚滚的球状外形,周身均匀覆裹着一层色泽金黄的饭粒,质朴无华,却成为界头人对美食最本真、最直白的情感寄托。

制作粘米团,是一场与自然的亲密邂逅。染饭花,这位隐匿于山野间的自然精灵,每至清明便肆意绽放,其花繁密如星,其色洁白无瑕,其味香远益清。界头人深谙其独特之处,将其采撷回家,用旺火煮水,将染饭花入锅,清水被晕染成琥珀色。用这熬煮的染饭花水浸泡糯米一夜,糯米便披上了一层金黄外衣,颗颗饱满圆润,散发自然清香,静静等待着开启全新的美食旅程

苏子,作为粘米团的灵魂搭档,在这场美食盛宴中同样不可或缺。将苏子炒制出诱人的香气,待其冷却后与红糖充分搅拌融合,甜蜜与醇厚相互交织渗透,碰撞出奇妙无比的味觉火花,成为粘米团独一无二、令人难以忘怀的绝佳馅料。

黄花,学名鼠曲草,亦是制作粘米团的关键原料。清明前后,田间地头便悄然冒出一丛丛黄绒绒的小花,其叶如鼠耳,花开如曲,界头人亲昵地称它为黄花。界头人趁着黄花鲜嫩时将其采摘,洗净切碎,与糯米面充分搅拌、反复揉搓,再分成一个个小巧的剂子,制成粘米团那软糯的团子皮。

制作粘米团时,先将金黄的糯米均匀铺在蒸笼底部,接着用团子皮包上苏子红糖馅料,封口搓圆,均匀摆放在蒸笼上,再均匀地撒上一层金黄的糯米,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粘米团便完成了。

将蒸笼放上土灶,随着蒸汽袅袅升腾,染饭花与黄花的自然清香被尽情释放。打开蒸笼,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口感在舌尖散开,香甜的馅料在口中爆开,流心的甜蜜裹挟着苏子的香气,每一口都饱含着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怀念,令人欲罢不能。

在这小小的粘米团里,有自然的馈赠,有先辈的智慧,更有界头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愿这份独特的清明味道与深厚的文化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图片提供:方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