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田小丙弄村|山区学子青春反哺桑梓暑期献爱心
情倾故乡,点亮未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有一抹格外动人的青春亮色。今年暑期,团田乡小丙弄村的返乡大学生用知识反哺家乡,用爱心守护成长,在乡土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薪火相传的感恩接力。“十年前,是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帮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十年后,我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站在小丙弄村文化礼堂的讲台上,昆明文理学院大三学生杨志婷正带着孩子们朗读课文。在这个滇西小山村,教育帮扶的接力棒已经传递了十余年。今年暑期,像杨志婷这样主动报名返乡志愿的大学生有7人。这些志愿者中,有当年托管班走出的第一批学生,也有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他们自发组建了“小丙弄教育发展促进会”。建立起覆盖小学到高中的全科辅导体系。师范专业的同学负责主科教学,艺术特长生开设兴趣班,医药学生普及健康知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润物无声的成长守护。每天清晨七点,志愿者李婷都会准时出现在村口,去接那些父母早出务工的孩子上学。这个细心的女孩发现,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心灵的陪伴。在她的倡议下,托管班增设了“心灵树洞”信箱和“成长导师”制度。每位志愿者结对3-5名儿童,通过家访、谈心等方式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小芳姐姐教我写的作文得了优!”“小明哥哥说我有当科学家的潜质!”在孩子们眼中,这些大学生不仅是老师,更是值得信赖的哥哥姐姐。同样,志愿者也有记录每个孩子的特点与进步的工作日志。
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随着8月临近,托管班进入了成果展示阶段。墙上的“成长树”贴满了孩子们的作品,即将举办的结业汇演正在紧张排练。但这场教育接力并未结束——村委会已着手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数据库”,乡贤会承诺持续资助优秀学子,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假期托管班,形成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图片提供:杨茂译
- 上一篇:荷花镇|“廉”文化入心•助力家风化雨
- 下一篇: 界头镇|万寿菊铺就乡村振兴“金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