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曾经的高山贫困村,如今要走共同富裕!就业率97.32%跃居腾冲市前列的“尖山模式”产业示范村

发布日期:2024-08-27 浏览: 作者:董诗凡 马玲 来源:政府办 荷花镇 打印正文


昔日高寒穷山村,正高举党的旗帜

腾冲市荷花镇:昔日的雾绕尖山穷村,如今正高举党的伟大旗帜,在奔向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大路上,而今迈步从头越!

异地搬迁绘出了美丽乡村新画卷,这是一个曾经见证了深山贫困村几代人的梦想,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无数人的奋发图强,如今终于实现,梦想成真!而且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一个真正能让群众家门口就业的产业示范村。

走进荷花镇尖山村易地搬迁点,几十台缝纫机运转的声音在回荡。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数10名女工分布在各个作业区内,忙着压线合缝、缝制矿袋。

荷花镇尖山村辖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521625人,现有劳动力896人。其中:省外务工216人,县外省内务工96人,乡外县内务工64人,乡内务工496人,就业率97.32%。这样的就业率应该是跃居腾冲市最前列。

一村走向干事创业的群体,一支迈向共同富裕的队列,一个党组织领导的坚强堡垒。

缩小贫富差距村,为的是共同富裕

据该村党总支书记介绍,为解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尖山村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四+”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曾经贫困村摘帽、如今异地搬迁“异军突起”的党组织领办企业、党建引领村,绘就异地搬迁共同富裕的排头村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购置缝纫机、裁布机等20余台、印刷机1台;成立矿袋加工厂并投入运营与5个工厂签订订单协议;带动20余名妇女就近就地就业,每人每天收入在80元至200元不等。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实现增收1万至3万元。

二是引入瑞翔矿业公司租用老村委会场地办公(租金每年1万元,公司进入后投入63万元支持村级道路建设)。投产以来,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30余人(包吃住,平均工资40005000元);每产出1吨精矿,给付村集体经济10元,已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

三是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出租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与企业合作增设分拣草莓、剥皂角、石斛枫斗等岗位。

四是引进企业在桤木窝活动场所生产充气玩偶,帮助60余名留守妇女和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公共服务的缩影 干出来的“尖山模式”

“尖山模式”是近年来,腾冲市荷花镇践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关于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一村一品的工作要求,积极营造村办企业的发展环境;筑好村巢、引资办企;搭建幸福里就业村平台。同时,提升就近就地就业服务保障能力,帮助村民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领头羊作用的发挥源于建立健全的坚实的基层党组织。全村3个党支部,58名党员,(一、二支部)8名入党积极分子,年年有纳新和转正的党员。该村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除了激活用好2022年前的580亩农田,还相继在腾冲市人民政府一、二十年的关心、帮扶和支持下,建起了中部或偏南部乡镇规模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养猪专业合作社2个,养牛专业合作社1个。

图片提供: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