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江火烧肉米线
固东镇文化底蕴厚重,拥有绚烂多姿的特色民间文化,如皮影、纸伞、洞经、山歌等,还有诸如银杏美食、顺江火烧肉米线、罗坪风吹粑粑等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在众多美食之中,顺江火烧肉米线清香可口,香味四溢,令人馋涎欲滴。
说到顺江火烧肉米线,不得不说一说与它有关的渊源与文化。顺江街子位于腾冲市固东镇和平社区。交通便利,位于腾板路27KM处,与国家级旅游景点火山公园,腾冲最美乡村银杏村毗邻,素有“顺江故州”之美称。这里有龙华寺异种古茶花园、火山姊妹湖、灵台寺等人文自然景观。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顺江山歌、打保镜、洞经等民俗文化。
说起顺江火烧肉米线的历史,据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明朝洪武年间,为了稳固边境,大量江西籍中原人士进入顺江故州境内戍边屯垦,带来了中原文化。经过中原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便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顺江文化。顺江火烧肉米线就是其产物之一。600年的传承手艺与无数味蕾的试探,让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在漫长的岁月里发展成熟。
顺江米线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种加工方式:一种是机榨米线,另一种是纯手工米线。让我们来看看纯手工米线的制作步骤:先根据需要称好一定数量的老品种旱谷米,认真淘净,在清水里浸泡两、三个小时后放到石磨里磨成米浆,然后把米浆放到米浆袋里用平整厚实的石块压榨,将米浆袋里的多余水分压榨完后捏成大号碗口粗大小、厚度约三、四厘米的生粑粑。
捏好后把它放到大锅里煮到七八成熟,再放到一个外面用竹筐结结实实地箍绕起来的圆形木榨筒里(榨筒下方置一块活动的圆形筛板),用一根洗净结实的木棒(其粗细根据木榨筒的内圈大小而定)放入榨筒里,再用一根较粗实的8尺左右的木棒压在木榨棒上固定好,利用杠杆原理使劲地慢慢地将榨棒往下压,米线就丝丝缕缕地垂到榨筒下方土灶台上的大锅里。
只见用木柴燃烧着正在加热的大半锅水欢跃不止,直到将米线煮熟为止,才将煮熟的米线放到有清水的大缸里浸泡,冷却之后捞起来梳理放置好。这样,米线就不容易散断。虽然说起来简单,但要完成这些步骤大概需要4个小时左右。
榨好米线,下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吃了。顺江火烧肉米线的吃法,一般有煮食和凉拌两种。煮食是把新鲜米线用滚烫的开水再烫2—3分钟,然后捞出放在大碗里,加入火烧肉、青椒、西红柿、香菌等佐料,放些炒花生碎粒、酱油、葱花,浇上鸡汤或肉汤即可。凉拌的食法与煮食佐料相同,只是不用鸡汤和肉汤,改用梅子汁(或酸醋)拌合。当地人外出一段时间回家后,总惦记着要到小食馆里吃上一餐,或买上米线,割上鲜肉,配上佐料,拿回家吃个“满堂彩”。
火烧肉拌米线不但味鲜可口,而且做工讲究,一般选择精瘦肉、肥肉不太少的五花肉。烧肉的火候技术要掌握得好,既要把精肉烧熟,又要使精肉的油份不要流失太大,吃起来才有鲜嫩感;烧烤时还要使肥肉的油流到恰好处,这样油而不腻。接下来的重点环节就是青椒、西红柿也是现烧现烤,配料才会鲜美。
顺江火烧肉拌米线制作精细,无论熟食或凉拌,味道鲜爽,提神醒气。当一碗酸爽的火烧肉米线摆到面前的时候,就会撩起食欲来!
- 上一篇:芒棒镇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
- 下一篇: 左所社区“六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