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川乡开展茶艺师培训,助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着力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11月29日,蒲川乡为期一个月的茶艺师培训落下帷幕,此次共有100余人参加了培训,均顺利通过了理论考试和现场实际操作考试,取得了资格证。
此次培训,老师们从茶叶的历史起源、六大茶类和玻璃杯、盖碗、紫砂壶的冲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示范操作,学员们对茶艺、茶文化有了更深地了解,此次培训人员精准,培训内容精准,培训效果明显,为全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下一步清河茶文化温泉旅游小镇的打造奠定了人才基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蒲川乡将继续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政策扶持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同时促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就业脱贫”的有力抓手,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带动一片”的目标,助力全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一是狠抓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扶贫动态管理,摸清农村青壮年培训需求,建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需求台账,强化技能实操培训,加强培训监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中式烹调师、焊工及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工种开展培训,切实抓好农村青壮年规范化培训工作。二是全力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摸清剩余劳动力底数,摸准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学习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同时,蒲川乡将积极与用工单位沟通协调,为农民工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三是着力抓好创业培训。对有一定创业能力和创业经验的技能培训人员加大创业指导力度,充分了解掌握培训人员的培训需求、文化程度、从业经历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组织现场参观,采取理论加实践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参训人员的创业能力。同时,从小额担保贷款、场租补贴等政策方面对创业者进行扶持,有效提高参训者的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