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音符|在幸福腾冲鸣奏未来
健康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和幸福底色。近年来,腾冲市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腾冲落地生根,用“健康音符”为幸福的地方鸣奏未来。
打造县域医疗服务高地 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能力
“真是太好了,以后复诊不用再往保山跑了!”近日,在腾冲市人民医院门诊,张大妈带着孙女前来看病。张大妈孙女患有免疫系统疾病,之前要定期去保山复诊。如今,随着腾冲市人民医院晋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投资10.5亿的改扩建工程逐渐完工,就医环境和流程明显改善,医院设施设备焕然一新,祖孙俩再也不用为看病频繁奔波了。
近年来,腾冲市学科发展引领作用显现,先后建成感染性疾病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等重点临床专科省级10个、市级5个,完成县级公立综合医院6个薄弱专科建设,全力推进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腾冲市着力打造以市人民医院为首的医疗服务高地,将切实满足县域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截至目前,2024年参保人员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89.36%,基层诊疗量占比75%。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40.72/10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8.66/10万、3.16‰和4.14‰。
营造健康环境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腾冲市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拥有69.1万人口,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四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市。目前建成健康单位10个、健康学校12个、健康食堂10个、健康餐厅(酒店)10个、健康小屋8个、健康超市5个、健康社区89个、健康主题公园3个、健康步道5条、“健康加油站”3个、健康长廊1条。
在欢乐湖健康主题公园里,1085米的健康步道蜿蜒环绕整个公园,串联起园内的美景与健康元素,步道上每间隔100米有一个提示牌,记录着步行消耗热量、步数等。在人流熙攘的广场区域,还配备了5种不同类型的健身设施,满足各类人群的健身需求。“这里空气好,风景美,每天在这里逛逛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欣赏欢乐湖的美景,步道两边还有各种健康知识宣传栏。”王大爹说,早晚到公园锻炼是他坚持多年的习惯,公园里每块宣传牌上的健康知识他都认真看过。截至目前,腾冲市已连续开展9届全国“万步有约”活动,连续7年获云南省第1名。持续开展国际马拉松、高黎贡超级山径赛、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界头花海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全民健身,我运动,我健康。参加这种活动非常开心,既愉悦身心,又增强体质。”参马拉松的市民表示。“我们通过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健身活动,致力于把腾冲打造成为健康生活目的地。”腾冲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腾冲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4.7%,市民的健康素养稳步提高。
注入“医养”活力 破解健康旅居新密码
腾冲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草药资源丰富,有野生中草药812种,440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建成1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腾冲市持续发挥中医药优势,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医”与“养”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特别感谢腾冲市中医医院,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名老中医,让我们老百姓都得到了好的治疗和很好的帮助,选择到腾冲养老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之一。”从吉林到腾冲定居的胡女士感慨道。胡女士76岁的父亲胡大爷曾患脑出血和脑梗死,长期卧床。近期因发热咳嗽到腾冲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细致的关怀,使胡大爷病情显著改善并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后社区医生给胡大爷创建了健康档案,并定期对他进行回访。
“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灵活多样的养老选择,让它变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渗透到每个社区,每个家庭,让更多的人来到腾冲,留在腾冲。”腾冲市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腾冲市医养有效融合示范引领效应初步显现,成为助推“健康腾冲”为康旅服务的新引擎,在中和镇新岐社区、腾越街道文星社区、明光镇东营社区等社区打造了“自收自支型”“资源下沉型“”服务拓展型”3种模式的22个医养结合示范点,腾越街道文星社区也因此在2022年被国家老龄办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随着“医疗+护理+康复+养老”一体化服务模式的逐步完善,腾冲市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康养旅居人群。
图片提供:王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