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安置办公室:腾冲市五项措施铺筑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幸福路
腾冲市已建成花园水库、三岔河水电站等大中型水利水电站设施13座,共有后期扶持人口8945人。为顺应广大移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腾冲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移民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始终围绕水库移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以“五项举措”为抓手,全力推进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一是移民直补稳民心,解决移民群众后顾之忧。为解决移民群众因搬迁重建、山林土地淹没导致收入暂时降低、粮食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难题,腾冲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核定的后期扶持人口为基数,采取村组核减收集、乡镇审核把关、市级核准发放的方式,及时足额发放水库移民直补资金,累计发放水库移民直补资金2075.03万元,有力保障了移民群众基本的生产和生活。
二是短板补齐强基础,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腾冲市立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实际,在充分听取移民群众、村组和乡镇意见的基础上,由腾冲市搬迁安置办公室统筹,投入后期扶持资金实施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贸市场、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资13171.96万元实施后期扶持项目127个,不断补齐移民村组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改善了当地移民群众的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娱乐设施等基础条件,提升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主动融入全市重点工作,建设移民群众美丽家园。库区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后,主动融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聚焦集中安置移民生态宜居和产业发展,以整村推进为模式,以“规划引领、彰显特色,移民主体、整合投入,典型示范、奖优罚劣,健全机制、有效治理”为原则,投资3248万元,实施“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4个,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腾冲样板”,为移民群众美丽家园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四是产业发展增收入,助力移民群众直接受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移民群众的意见,挖掘利用安置区资源禀赋,采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农商结合的方式,发展“党支部+村集体+企业+移民”、“党支部+移民”、“合作社+产业”、“合作社+移民”“大户+移民”等模式,投资2447.63万元发展草果、坚果、草莓、花椒、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三文鱼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参与产业发展的移民群众平均增收1619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300多万元。同时,充分挖掘农村剩余劳动力,动员移民群众参与务工、运输、农产品加工、农业规模经营等活动,推动移民群众产业多元多样。
五是技能培训拓渠道,提升移民群众就业能力。针对库区土地淹没耕地减少、移民群众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力低的实际情况,腾冲坚持市场主导、移民自愿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移民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移民群众劳动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竞争力。截至2024年7月,已组织开展作物种植、动物养殖、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业、工程建筑等培训24期2680余人次,帮助移民群众就业2148余人次,创业30余人次,大力提高移民群众收入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移民地区及安置区的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