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政府办参与荷花镇脱贫户、监测对象和人均万元以下收入信息动态管理入户走访思路明条理清

发布日期:2023-11-16 浏览: 作者:董诗凡 成俊辰 李睿 来源:政府办 打印正文

腾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接到荷花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开展荷花镇2023年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商讨函,按照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成员自然变更、减少、新增或其他原因暂时消除识别等,对人口信息动态调整。119日至1114日,政府办及时抽派相关人员前往“挂包帮 转走访”的4个行政村指导开展工作,同时侧重入户走访,在社区(村)委会的陪同配合下,接地气、零距离了解民情、贫情和户情,围绕4个社区(村)215户总贫困人口,摸清底数。其中脱贫户:民团社区(脱贫户39户)、羡多社区(脱贫户61户)、杏塘社区(脱贫户21户)、尖山社区(脱贫户13户),4个村134户。监测户包括民团社区14户、羡多社区17户、杏塘社区10户、尖山社区16户共计57户。1万元以下收入的有民团社区3户、羡多社区4户、杏塘社区7户、尖山社区4户总18户。

政府办信息动态管理指导人员,充分了解政策和文件精神,为了摸清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万元以下收入、外出务工就业等确切信息,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及时更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贫、返贫监测信息动态系统,、政府办和各个村(社区)以及村组干部做了大量工作,专人熟练掌握脱贫户、监测户、万元以下收入户及务工就业动态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政府办信息动态管理走访入户人员思路明确、条理清晰、目标统一。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的社区工作者是基层的“一根针”,无一不是从一点一滴做起,“基层工作无小事”,唯有切切实实从底层做起抓起。指导人员针对特定对象,围绕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用4天时间完成了单位“挂包帮”能够找得到的脱贫户、监测对象和万元以下收入50户脱贫户的入户走访。

一是围绕脱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走访。羡多社区有脱贫户61户,监测户17户。 2022年年末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4户。其中:勐洪一、二、三村民小组,因病返致贫户居多。另外,还有48户贫困人口的民团社区,其中农庄、上下等马村民小组情况类似。距离羡多社区六、七公里山路、偏远的建于半坡的寨子——龙拱山村民小组,脱贫情况正常。据监测后的系统数据,杏塘社区脱贫户21 户;监测户10户:突发严重困难户4户;脱贫不稳定户4户;边缘易致贫户2户。杏塘社区的石岩脚村民小组多分布于高陡山坡,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全村人均耕地才几分,耕地极少也是致贫的原因之一,其余主要是由于农村家庭异常或非正常原因引发的贫困不堪。

 二是弄清楚监测户参加务工择业方向。分析原因,各社区(村)监测户劳动力“打折扣”,大多残缺不齐,导致4个村的脱贫户只能就近就地务工打零工,所以带来了监测户的不稳定局面。 

三是核实万元以下收入群体可变因素。1万元以下收入群体,对于挂钩村而言,能够倾斜照顾的各村都已经尽力了,政策的最大化都使其无高强度劳动力的脱贫户已经享受了国家的政策待遇,多数承担了自己村寨的公益岗。

四是力争入户走访各村覆盖率最大化。信息动态管理指导人员4天一共入户走访了4个村13个村民小组的50户人家,夯实了年度脱贫攻坚成果家庭成员信息动态的采集基础。

政府办信息动态管理指导人员非常关心贫困户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面对脱贫户、监测户和1万元以下收入群体,一对一进行政策宣传,点面结合,事无巨细,对患有常见病、特慢病贫困人员,给他们加油鼓劲,并推介农村常见的、民间适用的部份中草药材。善意提醒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劳动、交通安全以及居家“电火”用电安全以及农居环境卫生等方方面面都不遗余力的警示督促整改,做到政策宣传知晓率达80%以上。

 通过走访各村贫困农户,用目测和现场查看的方式,侧重于秋收之后粮食进家,水稻和包谷种植,通过多与少的比对,进行了农业生产、农作物的估产测产。以抽取四五口之家收得谷子30袋为例,一袋70斤计算大概水稻种植收成约2100-2200斤谷子,除了供农户自身的基本口粮,甚者可自销600斤左右。办公室人员还抽查了勐洪三组的挂包户种植包谷人家,包谷种的少的人家1亩也就200-300斤。租种10亩山地(坡地)的农户包谷产出多不超过4000斤,除了供给圈养的7头牛之外,剩余可卖部份不多。


    图片提供:蔺应发 杏塘社区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