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腾冲县四统一助推茶叶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4-04-25 浏览: 作者:韩启荣 来源: 打印正文

为实现茶叶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茶叶企业和茶区农民增收致富,腾冲县茶叶产业发展实施“四统一”模式。

“四个统一”是:一、统一技术标准:(一)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积极搜集整理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腾冲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及茶叶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腾冲茶生产技术规程》。(二)统一加工技术标准。为规范全县茶叶生产,制定《腾冲县茶加工技术规程》。(三)统一质量标准。以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目标,建立和完善腾冲各类茶叶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严格控制茶园投入品的使用。二、统一生产经营模式:转变茶叶生产经营方式,以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为目标,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织和引导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同时形成“企业+村民委员会合作组织+村民小组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合作组织+专业服务组织+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三、统一市对外宣传: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扩大茶叶超市销售率,加快发展专卖店、专柜、连锁营销和订单生产,探索并推广网络销售。巩固国内西部省区市场,发展壮大东部省区市场,不断扩大港澳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市场,努力恢复东欧市场,积极开拓北美及欧盟市场。(一)突出腾冲生态环境和茶叶资源优势。腾冲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海拔最高3780米,最低930米,年平均气温14.9℃,年降雨量1400—1700mm,立体气候明显,适宜茶叶生长。腾冲种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现有茶园15万亩,还有野生型古茶树群落4.7万亩,通过国家和省级认证有机茶园1.4万亩,绿色生态茶园0.7万亩,取得无公害茶园认证8万亩。在腾冲大面积的火山熔岩台地上,自然条件和温润肥沃的火山灰种植的茶叶,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儿茶素、多酚类、维生素家族等内含物质。(二)突出腾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茶文化发展史。腾冲种茶始于明朝洪武年间,上世纪20年代芒棒乡封镇国和“茶神”封少藩引入茶种,发展茶树人工种植,封少藩先生著作的《种茶浅说》,是云南茶业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腾冲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普查县内有茶树品种资源115个,被茶学专家誉为“品种资源宝库”。(三)突出腾冲丰富的旅游资源。腾冲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内主要旅游点囊括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注(GB/T18972-2003)中的8大类和26个亚类的资源类型,腾冲有几千亩的观光茶园,适宜开展茶文化交流、科普、休闲、观光、度假等项目。腾冲一大批茶旅游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四、统一品牌营销:腾冲要迅速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优势,必须树立品牌经营概念,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综合实力的经营意识,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强化品牌经营,实现茶叶产业生产与经营的统一。(一)“四统一”建立腾冲茶叶品牌经营体系。加强对“腾冲茶”的整体宣传,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结合腾冲旅游的快速发展,在突出腾冲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加大对茶叶知名品牌的扶持,鼓励一般茶叶品牌向名优品牌集中,改变腾冲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一家企业多个品牌的现状,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形成红茶、绿茶、普洱茶以“高黎贡山”品牌为主,乌龙茶以“极边”品牌为主的腾冲茶叶品牌经营体系。(二)整合资源,抱团营销。一是积极整合腾冲茶叶企业品牌及产品,由县茶办、茶叶协会等部门协调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策划一系列大型营销活动,推动“腾冲茶”品牌面向国内外的宣传推广。二是统一组织腾冲茶叶企业定期参加国内举办的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有影响力的国际茶叶博览会,促进腾冲茶叶企业与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贸易流通。(三)大力建设腾冲茶叶销售网络。一是支持和鼓励投资集团、茶叶龙头企业联合腾冲茶叶加工企业、茶叶合作社等在各大中城市设立腾冲茶叶产品专卖店;二是抓住机遇,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三是开展网络营销,在知名购物网站开设店铺,实行网络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