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社区参观帕连和司莫拉“三看三学”
8月12日,明光镇东山社区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村民代表20多人到五合乡帕连村和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参观学习,参观学习成效用四个字概括即“三看三学”。
一看傣寨,学习艺术经济。
五合乡帕连村是一个傣族古村落,大家在讲解员的引导与介绍中,沿着整洁古朴的小巷,欣赏着艺术家和村里孩子们一起画的彩色瓦片、品尝着傣家自酿的菖蒲酒、触摸着傣家手工织布的淳朴质感,感受到帕连充分挖掘使用村内能人、匠人的技能,深入探索艺术村与自然村内在的、自身发展的关系,让艺术、诗歌、民宿、小院与传统村落相互交融,典型的艺术行为经济,村组干部看后都感慨:艺术让乡村改变,带来的经济饱含诗意又致富乡民。
一位党员说:“来到帕连村就感觉处处是智慧,吸引得游人如织。”待了解了帕连的治理体系后,大家总结出:这其中的智慧不仅来自于艺术创造的财富,更来自于帕连“1+1+N”末梢治理体系的构建。帕连村以支部为引领,自管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之红白理事会、妇女小组、环境卫生小组、老年协会及义务调解队等群众组织的强大共治力量,以“支部到组、自管到户、商量到人”的模式,结合新颖的 “工分制”管理制度,支部、自管组与群众组织形成紧密联系,让村民人人信任、人人信服、人人进取,最终有效实现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
二看佤寨,学习伟人风范。
今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给予党员干部以殷切嘱托,提振了村民脱贫发展的信心。今天,东山社区的党员群众沿着总书记考察的足迹,来到“幸福的地方”,聆听“阿瓦人民唱新歌”,敲击代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的木鼓,品尝软糯香甜的大米粑粑,体会到了佤寨的幸福。
通过讲解员的细致介绍,大家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斯莫拉的经过,并从司莫拉佤族的历史源流,到佤族的天文历法,再到司莫拉佤汉融合的历程中,真切体会到石墙上那句总书记的话语——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意义。
来到村民李发顺家中,聆听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脱贫故事,看到他家屋前“发愤图强兴家业、奋勇拼搏奔小康”的对联,一同前行的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表示很受鼓舞。其实他们家的故事就是司莫拉脱贫路上的一个生动缩影,曾经的司莫拉是泥水路、篱笆房、私塾讲学,如今的司莫拉是硬化路、安居房、民族文化大讲堂,发展的新机遇让司莫拉日均游客达千余人次,今年6月成立的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让村民既能就近照顾老人小孩,又有稳定收入,大大提升了幸福感,这也印证了“让幸福的地方更幸福”这句话。大家说这都是“能留住传统、能记住乡愁、能科学合理发展”的结果。
三看自己,学习完美做事。
一天满满的参观学习行程已经结束,但东山发展的脚步并没有终点,接下来东山社区党员群众的脚步更加坚定了。
大家表示,今天的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思想政治意识受到了洗礼和锤炼,学到了别人的优秀经验和方法,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也通过学习体验,审视自己。均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学以致用,结合自身村落布局特点、生态亮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群众强化积极共治、监督意识,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继续苦干、实干、真干,谋划一幅创新东山发展的蓝图,逐步把村组的事情做得完美圆满,推进“党建+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结合“五美一最”,脱贫致富、振兴东山,更加努力地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 上一篇:审计局到杨善洲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
- 下一篇: 市挂钩单位对口支援为曲石花农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