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我市农村污水治理面临的困难和建议

发布日期:2020-07-08 浏览: 作者:钏有达 来源: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打印正文

如何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我市建设美丽腾冲,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腾冲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污水处理工作高度重视,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一)注重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按照《腾冲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和《腾冲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以开展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村庄七改三清 五美一最建设行动为重要抓手,积极有序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二)积极探索投资管理模式。我市目前主要以市政府授权水投公司作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的实施主体,利用公司平台进行融资和项目建设,乡镇提供建设用地,项目建成后由公司统一管理、运营和维护模式,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艺方面主要采用贝斯一体化设施解决乡级集镇污水处理,目前已在13个乡镇推进此工艺设施。

(三)加强摸底调查,编制专项规划。摸清全市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做好统筹规划,我局自20199月开始。2019年末腾冲市人居办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全市除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所覆盖的城市建成区(腾越镇8个社区)以外的自然村进行统计。并编制完成《腾冲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上报评审,待评审通过后即报省厅入库,争取国家、省、市资金项目支持。

取得的成效:据相关部门初步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共投入污水治理资金4.85亿元,建成乡村污水处理厂(站)23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239个、安装分户式污水处理设备(中国罐)1700个、建成村级公厕411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或新建 65467户,乡镇、行政村水冲公厕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为54.24%。我市农村污水治理总体工作进展有序,取得了积极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污水治理缺乏统筹性指导。一是缺乏统筹性。我市农村污水治理缺乏系统性、区域性考虑,专业性规划还未完成,加之我市地域面积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且多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大大增加了农村污水处理难度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缺乏专业技术支撑。农村污水治理职能调整至生态环境部门后,处理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污水构成和产生量、坝区和山区纳污环境。

全面深入履行好职责任务,我们面临缺人员和缺技术力量支撑的困难。

(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建设和运维困难。据我局20199月以来开展的农村生活污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除城市建成区的8个社区以外的212个行政村(社区),共有1954个自然村,仅有101个自然村有污水处理设施,年均运维费用为182.2万元;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求的共有1853个自然村(涉及146297户、596515人),建设需求比例高。设施与管网不完善成为当前我市农村污水处理的一个突出困难。另据人居办统计数据,我市已建镇区污水处理厂(站)的有13个乡镇,其中仅有7个乡镇的运转正常,另外6个未运行;全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来源主要为乡镇自筹,无专项运维经费保障,导致部分设施运维困难甚至停运。

(四)受益主体参与污水治理的主动性不强。一是部分乡镇和村社区干部对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站位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消极被动和畏难思想,工作思路、办法不多。二是受长期生活习惯影响,部分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污水的危害认识不足,随意排污现象在部分村庄仍然突出,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的内生动力不足,依然存在政府热群众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三、建议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科学统筹规划,系统协调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把农村污水治理放在突出位置,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乡村为重点,将农村污水治理任务及设施布局纳入区域性规划体系,结合我市农村实际,扎实推进《腾冲市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编报与下发执行工作。

(二)加大资金筹措,加快处置设施建设步伐。紧紧抓住我市为国家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国家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资金,全力争取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落地实施,加强对接落实向省农发行申请的贷款,加快推进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一体化+氧化塘+无害化厕所模式。

(三)完善运营管理,探索处置运营长效机制。一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可采取引进第三方治理机制,构建专业化、市场化治污与政府购买环保服务相对接的机制。二是按照机构改革后的职责划分进一步明确乡镇环境管理工作机构,逐步配备技术人员,健全农村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培育村民责任义务,该给的给,该收的收。

(四)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多种模式,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处置方式。根据调查研究,结合腾冲实际,建议因地制宜推行处置模式。一是在乡级集镇、学校、医院、传统村落、易地扶贫安置点、自然环境敏感区域,采用不同规模的一体化设施进行处理;二是在行政村、自然村或土地资源不足的偏远地区,采取分户式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三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采用氧化塘(沟)或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四是在不具备安装条件或主要生活污水为粪污的农户家中,安装三格式玻璃钢化粪池进行处理。

(五)加强宣传,形成农村污水治理强大合力。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介,加大农村污水治理科普宣传。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宣传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