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老兵魂兮归来——福建泉州籍远征军谍报官江龙泉先生墓惊现腾冲芒棒

发布日期:2018-11-19 浏览: 作者:周永沛 来源:芒棒镇 打印正文

笔者听同事说芒棒集镇附近有抗战老兵的墓碑,几次想去看一看,无法相约,117日下午再次相约,同事下村还不回来,决定先去寻找,电话问了大概位置,暮色中穿行于杉木林中,多次无果,天黑在即,打算返回明天又找,不经意间,一座墓碑矗立于面前,或许本是缘分,借着手机的灯光,看清楚了“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几个大字。确定了位置,得于往返,心中激动。第二天(8日)凌晨,带着刷子、水等再次前往。大字还能看清,小字十分模糊,经数次仔细清洗、辨认,碑文大抵可释读。

碑心正中一行文字为“遠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諜二组諜查——江龍泉先生之墓”;碑心右边记述为“江君龍泉生於福建之泉州,长于南洋,七七事变,君义愤填胸,沐栉报国,服務於华侨先锋队。迨至壬午秋,x南坎缅甸沦陷,便入幹训团,卒业后服務长官部,奉使腾龍,奇x(功)卓著,方慶反功勝利,再接再厉,x於六月十二日。因劳成疾,死于十九日晨。Xx(龍泉)君英年长逝,知者痛心!余等且有期待,xxxx 蒙长官优恤,修墓以誌不朽,且xxx。”;碑心左边内容为“铭曰壮哉龍泉 以身許国 破浪乘风 深入虎穴 功成身死 不×马革 勒此珢文 以誌不灭 组长李建生暨全组同志敬立 同事张成文拜书并监修 大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岁次乙西仲春月上浣 吉旦”

碑文基本恢复了一位远征军谍报员的事迹。江龙泉,出生于福建省泉州,自幼在南洋长大。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满腔赤子情怀的江龙泉投身祖国抗战,服务于华侨先锋队,1942年秋,缅甸、腾龙沦陷,江龙泉考入“滇西战时干部训练团”,结业后分配到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谍报二组,多次在腾冲、龙陵之间从事情报工作,屡建奇功。后来,由于积劳成疾,于194472日(农历六月十二日)患病,并于79日(农历六月十九日)不幸去世。长官部极度惋惜,给予优待修建墓碑纪念。所属的谍报二组组长李建生暨全谍报组成员集体敬立,委托同事张成文撰书碑文并监督修建墓碑。立碑时间为腾冲抗战结束后的1945年农历二月。只是出生年月不详而憾。

附注(编者按):

远征军纪:193777,卢沟桥事变全面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序幕。随后,无数中华儿女走上战场抗击日寇,浴血奋战。19425月,日军进占滇西,中国远征军将士驰援滇西。1943 4 月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部,陈诚为远征军司令长官,19445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了全线反攻,第20集团军下辖的53军、54军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夺取了高黎贡山各隘口,推进到腾北。914日凌晨,收复腾冲,腾冲之役,我军全歼日军腾越守备队2100余人,俘虏53(含慰安妇)。我军伤亡官兵1.8万余人,其中阵亡约9000人。1944113日收复龙陵,1945120日克畹町,1945127日中国远征军与驻印军攻缅北部队在芒友会师。至此滇西沦陷区域,全部收复,滇缅、中印公路胜利打通。至此,历时8个多月的滇西反攻之役以全胜告捷。

腾冲抗战:期间在墓碑附近有关抗战的几个细节:摘自《1944:腾冲之围》第39章(1944年)62753军先头部队388团顺利通过龙文桥……628388团进占橄榄寨。629日,军部命130师……并以有力一部,切断龙陵之交通路线……及在夷家坟、芒棒街附近严密戒备,以掩护军左侧背安全。71日,130师代理师长王理寰率直属部队行至水窜龙(今窜龙村)附近,侦查附近地形并作图上研究……午后2时高笕槽司令部做出部署……390团以一营在芒棒街占领阵地,对三甲街方面严密警戒;以一部位置于夷家坟构筑工事,对戏对南警戒;其余控制于龙江桥附近,对东南警戒,掩护师左侧背安全。2130388团主力位于橄榄寨……师部与390团到达龙江桥附近;预备队346团到达孙家山附近,……412时,接奉53军变更部署命令,130师进占马垒、上孟连东西之线,阻敌增援,确实截断腾龙公路……(56日)1730分配属130师向上孟连前进之346团进抵红豆树……当日390团进占夷家坟、蛮乃之线……8日,390团推进至邦弄、崩戛之线……军预备队主力推进至橄榄寨,一部控制龙川江东岸……

归去来兮:912时许346团便衣队尾随追敌至龙头街附近与敌掩护部队约60余名发生激战……来自南洋的江龙泉就是期间奋战在此其中一员。不幸的是,在194479日,远征军进入全面反攻时,这位中华热血男儿不幸去世,从此长眠腾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