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腾冲市一体化调查数据质量评估分析
今年以来,腾冲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城乡居民收入“两个同步”目标,科学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等强民惠民富民政策,实现了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目标。上半年,腾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44元,同比增长8.4%,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19元,同比增长10.5%,增幅比一季度高1.2个百分点。现将上半年住户调查数据质量评估分析如下:
一、城乡居民收支基本特点
2017年上半年,腾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44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19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075元,同比下降8.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99元,同比增长6.6%。
据资料显示,上半年腾冲居民收入绝对值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高于全市2263元、高于全省700元;增速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261元、高于全省1417元;增速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居民收支增长有喜有忧,工资收入增长抢眼,但三大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收入增长压力加大,二是收入分布尚不合理,三是居民消费仍显保守。
二、四大分项收入情况
随着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城乡统筹改革推进力度的加大、精准扶贫与社保兜底功能的释放,2017年上半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呈现持续增长的喜人形势,城乡居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展,四大分项收入呈三增一减态势。
(一)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农村分别增长14.3%、15.3%,其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工资性收入的惯性,易升不宜降,政策性的调资及事业单位津补贴及绩效工资改革收入均高于去年,成为直接拉动工资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两年一次的调级和事业单位的进档,还有最低工资标准都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都给工资性收入增长带来了较大的提高。
2. 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稳中有升,本地务工需求较旺盛。因近两年我市棚改,项目建设多,务工需求大。
3. 农村工资标准提升。一是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今年腾冲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9.8%。同时,农村临时用工日工资标准较上年同期上涨20%。其中,建筑业日用零工大、小工工资分别上涨20%;农业生产用工由原来80元/天提高至100元/天,上涨20%。三是外出农民工月均工资水平提高。
(二)家庭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农村分别增长8.2%、11.1%。
1. 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促使农业经营成本下降、收入上升。
2. 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人们的就业观念日渐改变,农村中从事个体私营的人员逐年增长。如和顺镇十字路村和固东镇银杏村从事农家乐、民居旅馆的户数、人数都比去年有所增加。
(三)财产净收入增速放缓。城镇略减4.7%、农村增长6.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财产净收入略减原因是我市棚改中心在主城区,铺面大量拆迁,房租收入持续减少。
(四)转移净收入稳中有升。城镇、农村分别增长1.76%、1.1%。
1. 国家加大对农村居民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村养老金、低保、困难补助和新农合医疗报销标准。
2. 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寄回带回收入增长。如前所述,农民工人数和月平均工资均较上年增长,推动人均寄回带回收入。
3. 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提供给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赡养费有所增长。
三、制约城乡居民增收的因素
(一)就业条件受限影响城乡居民增收
总的来看,腾冲市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居民就业岗位还不够充分。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许多企业相继落地腾冲市,但远远不能满足更多就业需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部分城镇居民多是以临时工为主,就业和收入不稳定,加之部分企业受经济下行影响,效率低下,时有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从而影响到我市城镇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居民增收内生动力有待增强
腾冲市部分农村劳动力勤劳致富、踏实创业精神不足,“等靠要”的思想在部分村镇还一定程度存在,职业技能有待提高,竞争力不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难度较大。“技术增收”、“创新增收”的贡献依然偏低,增收的内生动力还不强。
四、建议
(一)继续扩大就业,夯实居民增收基础
就业依然是民生之本,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整合培训资源,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率,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二)健全社保体系,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体
要从就业政策上实行优惠,增加低收入者家庭就业人数,建立健全规范合理的转移支付机制,强化社保托底,帮助弱势群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保障弱势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三)培育特色品牌,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
农业仍然是腾冲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支撑。由于部分农产品品牌效应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供需矛盾突出,导致其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在抓好高效农业发展的同时,继续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培育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以此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效益提升。此外,应加强引导,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及时给农户提供各种在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减少其生产盲目性和销售风险,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四)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夯实增收基础
发展二、三产业对城镇化建设、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节约和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不断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切实有效鼓励带动城乡居民自主创业、就地创业,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居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