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39-0/20241220-00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招生信息 发布日期 2024-12-20 14:38:0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学校体育工作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腾冲市教育体育局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深化体育工作措施,不断推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现将开展工作报告如下:

一、深化体教融合,全面推动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根据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制订并实施我市体教融合实施意见,推进我市教育、体育在思想、资源、目标、措施等方面深度融合,以一体化的治理体系,整合教育和体育优势资源,有效推进体育工作提质发展。

二、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通过“教会、勤练、常赛”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每周1-2年级不少于4节,3-9年级不少于3节体育课,保证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校内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参加校外体育活动,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1-2项运动技能。

三、开展幼儿体育活动。践行“体育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幼儿园快乐操舞、趣味田径、幼儿足球、幼儿篮球等项目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幼儿体育作用,培养体育兴趣,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四、认真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从严从实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制订学生体质抽测督导方案,每年定期深入各中小学开展学生体质抽测,通过检查抽测,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学生体质提升计划,建立数据库,强化监测应用,推动家、校、社联动,扎实实施体育干预,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减少肥胖、近视、脊柱侧弯等问题发生率。

五、加强家校联动,提倡家庭体育,营造体育活动氛围。强化体育宣传引导,积极组织开展校外体育活动、体育研学、冬夏令营活动,开展好两操一活动、新生军训,每年每校举办2次以上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创造条件组织开展亲子徒步,切实推动体育家校联动,丰富体育活动供给,满足青少年体育需求。

六、认真推进体育特色校建设和社会体育进校园工作。积极推进冰雪、足球、篮球、武术、围棋、跆拳道等项目进校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民族体育,民族体育操舞在校园开展,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目标,扎实开展体育特色校创建,2021年共创建4所冰雪特色项目学校,2023年获命名国家级足球特色校10所,申报轮滑、冰雪、武术市级特色校4所。加强对国家级、省级特色校的督导检查,以有队伍、有活动、有场地、有计划四有标准,深入推进体育特色校活动开展。引导支持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活动,2024年共开展冰雪进校园4校,1000余人次体验冰雪运动,奇橙体育、超人篮球、爱亚斯体育积极入校开展足球、篮球指导,包括幼儿园在内共有6校受益。遴选校外培训机构10家,支持入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推进“双减”实效。

七、扎实推进学校体育考试。根据体育中考要求,制订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从严从实开展测评,让体育中考真正成为客观评价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有力抓手,成为转变学生、家长、社会对学生体质重要性及体育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举措。

八、完善校园体育赛事体系,撬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充分利用体育比赛的杠杆作用和体育比赛的示范作用,推动我市青少年体育比赛活动逐层逐级全面深入开展片区联赛、校际联赛。目前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已召开45届、全市中学生篮球联赛7届、全市中小学足球联赛9届等传统赛事,每年开展“奔跑少年”中小学生系列赛事活动七项次。同时,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比赛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体育展示平台。

九、健全学校体育组织,强化活动开展,涵养体育文化。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支持学校建立体育社团或体育单项校队,以组织为抓手,通过每年各中小学至少开展一次全校性体育文化艺术节,常态化的开展活动,努力营造校园体育氛围,涵养校园特色文化。

十、积极实施体育教师配备和体育场地器材提升行动。多渠道解决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把体育纳入重点科目列入计划,争取招聘职数,确保每年增补一定体育教师职数。另一方面,实施“体育浸润计划”,努力争取高校对口帮扶体育工作,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入校帮教,形成联动,定期开展体育活动,充实专业师资力量。其次,通过组织以体育教师为主的体育社会指导员体育专项培训和体育教师技能大赛,提升体育教师教学和体育业余训练能力,2024年,共开展啦啦操培训一期、武术培训一期、跳绳培训一期、篮球培训一期。积极增强体育教师职业荣誉感,将体育教师课后体育活动承担工作计入工作量,把体育教师纳入年终评先推先体系,支持义务教育学校每年不低于1500元标准的服装经费,目前,我市完职中已按要求基本落实,部分中小学根据学校情况给予相应补助。以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优秀裁判员、优秀教练员评比表彰,增强职业自豪感。统筹整合体育硬件资源,深入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学生免费开放,鼓励条件成熟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协调社会组织体育场馆无偿支持学校开展体育活动,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共建共享共用的目的,努力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建设。

十一、探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畅通体育人才成长渠道。以田径运动会、青少年篮球运动会、青少年足球联赛为抓手,建立参赛运动员双向计分制,积极推进校园业余训练开展。采用体育队伍共建的方式,深入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现运动员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共同进步,体育和教育培养目标的统一。实施“市队校建”,探索高中体育特长生成长渠道,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向上输送运动员,开展体育特长生注册工作,为体育特长生参赛达级创造机会,逐步建立国民教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育人体系。

二、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对教育教学条件、体育经费落实、学生体质监测、体育竞赛、人才培养输送等进行检查评估,并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学校综合考核体系同一推进。

以上报告,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腾冲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127日